【解說】炎炎夏日如何消暑降溫?在安徽博物院眾多館藏文物中,有許多不同年代的文物附有“清涼”屬性。它們穿越時空,與游客“訴說”著古人消暑度夏的秘訣。
【解說】春秋時期青銅器吳王光鑒是安徽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之一。根據(jù)鑒內(nèi)銘文,該鑒由吳王光下令鑄造。吳王光鑒圓腹平底,口沿處附有兩只獸首耳,腹部裝飾羽翅紋,出土?xí)r內(nèi)配有尊缶和匜形勺,這也是中國目前已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冰箱”。
【同期】安徽博物院副研究館員 王育茜
它是我們比較早的一件,是中國最早的一件“冰箱”。因為有學(xué)者研究認為它是一件冰鑒,為什么呢?因為它是一件圓鑒,它鑒里邊還有一件圓尊缶,那么尊缶上面的環(huán)和鑒上面的四環(huán)可以相扣。那么當(dāng)尊缶中盛滿了美酒之后,它的鑒內(nèi)可以儲滿冰,到了夏天的時候它儲滿了冰,然后在它的尊缶上面盛滿美酒的情況下,就可以在炎炎夏日品嘗到冰涼的美酒,這樣起到一個冰箱的功能。
【解說】酷暑天,古人除了能喝冰飲,還能睡涼覺,安徽博物院收藏的瓷枕——宋三彩臥女抱鵝枕就有此功效。其造型為一位美人側(cè)臥小憩,身著交領(lǐng)長裙,外披綠色對襟長衫,左手撐面,懷中抱著一只白鵝,神態(tài)安然,雅趣十足。
【同期】安徽博物院文博館員 李湘
這件瓷枕它的主要功能是作為一種寢具,就是古人夏季使用的一種寢具,在李清照的詩詞里邊有介紹,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另外在巨鹿古城遺址里邊也出土了一具瓷枕,然后上面有文字記錄,就是從詩詞和出土文物這兩方面,證實了這件文物它在古代是作為一種納涼器具使用的。
【解說】如果說“冰箱”“玉枕”是大戶人家才有,那竹汗衫則更接“地氣”。在古代,竹汗衫亦稱“竹絲衣”,文士大夫講究儀容整潔,悶熱天氣,衣服滿是汗?jié)n有礙觀瞻,所以竹汗衫就成了他們常用的消暑衣物。
【同期】安徽博物院副研究館員 吳艷
館藏比較有特色的一些納涼的服飾類的衣服,叫竹衣汗衫。它是用那種很細小的竹管,然后竹管是中空的,然后用線給它穿起來。這種網(wǎng)編織成的一種馬甲,或者是長袖的,在夏天如果古人穿的還是要有長袖長衫,為了納涼,因為竹子它有一種冰涼的觸膚的感覺,所以說把竹子貼身穿在最里面,然后外面還可以穿上長衫長袖。這是古人納涼的一個小技巧。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