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奴!廢奴!】舊西藏的土地制度什么樣?
編者按:1959年3月28日,是值得西藏人民永遠紀念的日子?!胺砹?,翻身了!”曾經命價僅為草繩一根、自由與尊嚴飽受侵害的百萬農奴和奴隸獲得解放,開創(chuàng)了西藏人民當家做主的新時代,譜寫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光輝篇章。舊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到底是什么樣的一種制度?讓我們走進歷史深處,共同翻開并銘記20世紀人類廢奴史上最輝煌、最壯麗的詩篇,真切感受那段極不平凡的歷史。
舊西藏的莊園,無論其屬貴族、政府、寺廟,也無論其大小,土地均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領主留給自己的好地,稱“自營地”;另一部分是分配給農奴的,稱“份地”。原則上,自營地上產出的糧食,全部歸領主;份地上產出的糧食,歸農奴。農奴們因為得到了份地,所以須無償地共同耕種、管理領主的自營地。除了種子由領主拿出,其他肥料、耕畜、農具均由農奴自備。并且,農奴要在先種好領主自營地的前提下,才能去經營、照管自己的份地。這類似于盛行于夏、商、周時代的“井田制”。
拼版資料圖:左側為西藏日喀則江孜帕拉莊園內莊園主人的房間內飾,右側為帕拉莊園農奴的住所內部 攝影:姚浩然
其實,舊西藏領主們的自營地占的比例大,一般都達到60%以上。舉幾個例子:
江孜宗的江熱莊園,有土地315克,180克為領主自營地,135克為農奴份地;白朗宗向利寺莊園有地712克,其中560克為自營地,152克為份地,分給16戶農奴;白朗宗的朋中莊園,有地1129克,其中849克自營,280克分給9戶農奴。
可以想象,農奴們?yōu)榱吮S凶约耗且恍K份地,終年在領主大面積的自營地上勞作的辛苦。類似“井田”的莊園制還造成了這樣一種生產關系,農奴們世代只能在此莊園里生活,而不被允許也不可能到彼莊園去另謀生路,對土地的人身依附又轉換成對領主的人身依附。
領主是有可能更替的,例如,某貴族因事故,其莊園被沒收,又賜給了另一貴族;某貴族經批準,將莊園轉贈給了某寺廟、某活佛;某莊園經批準兄弟分家,一分為二;等等。莊園的轉換并非買賣,農奴也沒有隨土地被賣掉,他們只是換了新領主,一切按老規(guī)矩勞作就是了。
毛澤東主席曾經一語中的:“我看,西藏的農奴制度,就像我們春秋戰(zhàn)國時代那個莊園制度,說奴隸不是奴隸,說自由農民不是自由農民,是介乎這兩者之間的一種農奴制度?!保ㄖ袊鞑鼐W 特約撰稿人/沈衛(wèi)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廢奴!廢奴!】舊西藏占人口5%的三大領主都是哪些人?
西藏在吐蕃時期為奴隸制。13 世紀中葉,在元朝扶持下,莊園制的土地經營方式普遍確立。[詳細] -
漫畫:西藏民主改革——世界廢奴運動中的光
早在一二百年前,歐美國家發(fā)起了一場場激烈而艱難的運動,旨在廢除奴隸制度并爭取人類平等的權力。[詳細]
- 新規(guī)定出臺,加強標準化監(jiān)管——讓預制菜吃得更放心
- 1—2月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利潤同比增長10.2%
- 尺素金聲丨家電以舊換新,“換”出怎樣的市場機遇?
- “留白增綠”的生物保護學(現(xiàn)場評論)
- 加快提升金融服務“三農”能力和水平(人民時評)
- 敦化:搶抓機遇砥礪拼搏 綻放新時代發(fā)展新姿
- 松原市寧江區(qū):強產業(yè)、美環(huán)境 為鄉(xiāng)村鋪就振興致富路
- 不斷為經濟社會發(fā)展增動力、添活力(評論員觀察)
- 人民日報關注吉林公主嶺:“好田值得好好管”
- 前2月中國規(guī)上工業(yè)企業(yè)利潤同比大增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