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藝院慶活動收官,線上直播觀看量達1.4億
原標題:回顧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紀念直播活動,特設悼念藍天野環(huán)節(jié),白巖松深度對談藝術家詮釋人藝精神
人藝院慶活動收官,線上直播觀看量達1.4億
2022年6月12日是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紀念日,為與觀眾共同紀念這一重要歷史時刻,北京人藝在過去的八天時間里,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推出系列紀念活動。6月11日晚在曹禺劇場上演的“向戲劇致敬——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紀念演出”與6月12日院慶日當天,從下午1點開始,推出的以“為人民而歌 與時代同行”為主題的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9小時不間斷直播活動,以及首次采用8K技術錄制,通過高清實時直播的方式向全網(wǎng)觀眾呈現(xiàn)的院慶版話劇《茶館》,更是將本次院慶系列活動推向了最高潮。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12日9小時直播全網(wǎng)平臺收看達5000萬人次,近期直播累計播放量達1.4億。
老中青三代演員呈現(xiàn)超13部劇目片段
6月11日晚,北京人藝院慶活動的重頭戲之一——“向戲劇致敬——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院70周年紀念演出”在曹禺劇場正式上演。這臺為院慶專門策劃的主題演出,不僅云集了北京人藝老中青三代演員,為觀眾奉上一批保留劇目及即將上演的新戲中的精彩片段,還首次采用舞臺串講的形式,將北京人藝70年來的舞臺追求貫穿始終,共同回望人藝70年的發(fā)展歷程,以此致敬戲劇、致敬觀眾、致敬每一位人藝人。演出中特別安排了懷念老藝術家環(huán)節(jié),全體演員重溫了前不久逝世的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藍天野的表演片段,表達對前輩藝術家的深切悼念和追憶。
此次致敬戲劇的舞臺演出與以往晚會的形式不同,更像一臺戲劇演出。上演的內容雖然以片段為主,但更加突出演出的完整性?!拔覀兠恳粋€片段都不只是節(jié)選,而是選擇了相對獨立的部分,然后重新編排。以往全劇中是慢慢去鋪陳,但現(xiàn)在要在短時間內讓觀眾看到人物,這些節(jié)奏都要重新調整?!奔o念演出的總導演唐燁介紹道。紀念演出從形式到內容,都是一次全新嘗試。演出由十三個人藝經(jīng)典劇目片段和部分新排劇目片段組成,濃縮展現(xiàn)人藝70年來的舞臺創(chuàng)作成就。經(jīng)典劇目《雷雨》《我們的荊軻》《哈姆雷特》等劇目的片段先后登場,當中有原班人馬對作品進行原汁原味的再現(xiàn),有青年一代對舞臺經(jīng)典的全新解讀,也有“老帶新”跨版本共同出演,還有即將上演的新作提前觀看等,演出最后,詩人楊啟舫創(chuàng)作的詩朗誦《向戲劇致敬》壓軸上演,北京人藝二十余位青年演員共同朗誦,將晚會氣氛推向高潮。
9小時直播中聽老故事看“8K”《茶館》
6月12日院慶日下午1點,以“為人民而歌 與時代同行”為主題的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直播活動拉開大幕。在用時5小時直播訪談中,特邀主持人白巖松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同北京人藝演員、導演、評論家等展開深度對談。在第一篇章 “記憶深處”中,濮存昕、李光復分別走進演播間,回首劇院歷史與個人藝術道路、老一輩藝術家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和他們心目中的人藝精神;第二篇章“百花齊放”里,龔麗君、陳小藝、唐燁則共同分享人藝臺前幕后的創(chuàng)作故事,人藝舞臺上多元化的藝術形式和一脈相承的演劇風格,暢談人藝幾十年深耕群眾戲劇普及、緊貼時代創(chuàng)作的初心和實踐之路;第三篇章“厚積薄發(fā)”,分別邀請楊立新、馮遠征、吳剛、岳秀清進入直播間,分別講述他們理解的人藝傳統(tǒng)和個人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以及大家感興趣的北京人藝表演學員班軼事;第四篇章“共創(chuàng)未來”則特別邀請了北京人藝院長任鳴,黨組書記王文光,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宋寶珍共同暢談北京人藝近十年的建設發(fā)展,以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北京人藝對未來的期許和規(guī)劃。
院慶日上演《茶館》是北京人藝為劇院慶生的傳統(tǒng)。當晚7時30分,70周年院慶版《茶館》首次采用8K技術錄制,通過高清實時直播的方式完整向全網(wǎng)觀眾呈現(xiàn)。演出前,鏡頭還帶領觀眾進入《茶館》后臺,感受演出前后臺緊張有序的準備過程。院慶版《茶館》集結了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何冰、吳剛、龔麗君、馮遠征、李士龍、嚴燕生、高冬平、孫星、米鐵增、王剛、張福元、李光復、蘭法慶、岳秀清、楊桂香、李珍、高倩、尹偉、張萬昆等1999年第二代《茶館》最強演出陣容及眾多青年一代人藝力量,帶線上線下的觀眾共享舞臺高光時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