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鏡頭語言詮釋信仰與熱愛——電影《望道》專家研討會在滬舉行
光明日報記者 任鵬 顏維琦
為民族國家尋道、望道、守道,電影《望道》以《共產(chǎn)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翻譯者、復旦大學原校長陳望道為敘事核心,用生動的鏡頭語言,向觀眾展示了一群有志青年堅守真理與信仰的故事。影片自3月24日上映后引發(fā)觀眾熱烈反響。
近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文匯報社和上影集團聯(lián)合主辦的電影《望道》專家研討會在上海舉行。黨史專家、文藝評論家、電影理論家與影片主創(chuàng)圍繞作品在史學、思想和美學等方面的探索進行深入研討。專家一致認為,《望道》是一部閃耀著史學真諦和思想光芒的誠意之作,影片在學術上吸納了近年來國內(nèi)黨史學界的最新成果,在剛性的歷史中搭建了合理的戲劇邏輯,在人物的生長空間里展現(xiàn)了電影藝術的魅力。
上海黨史研究學會副會長徐光壽教授認為,電影《望道》是一部學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作品。他尤其稱贊影片對于《共產(chǎn)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翻譯出版過程的嚴謹還原,“這是全片的高潮所在,也是對學術成果吸納最多、對歷史事實最多尊重的部分”。
“電影完成了內(nèi)容和立意的升格?!蔽乃囋u論家、上海文化發(fā)展基金會原理事長酈國義說,“比如導演在片中給出了許多‘腳’和‘路’的特寫,寓意在國家民族面臨變革、抉擇之時、許多條道路錯綜難辨之時,望一條什么樣的‘道’至關重要。彼時的中國,有一群真理的守望者在尋找并追隨馬克思主義,電影由陳望道一人輻射到前赴后繼的一群人是非常必要的?!?/p>
電影《望道》取名自陳望道,但影片并不是為一個人立傳,而是秉持嚴謹、嚴肅的學術態(tài)度,以史為綱,成功塑造了一群追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革命者。與會者認為,影片主創(chuàng)在虛實結合中譜寫了一曲近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史,用電影語言充分展現(xiàn)了革命者們面對生死抉擇時的勇毅和擔當。
影片對人物的塑造不是僅用對話,很多時候是靠綜合運用畫面、音樂、動作和表演來完成。文藝評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賈磊磊十分看重對陳望道的影像化表達,比如影片中,陳望道一個人在非常破舊的房子里面,點著油燈,通宵達旦地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雖然沒有語言,但這個場景對《望道》非常重要,用主題鏡頭表現(xiàn)了陳望道個人的歷史作用。
影片中的另一個影像化表達也得到了在場諸多專家的點贊。一名青年在街頭和國民黨軍警發(fā)生沖突后負傷,青年躲避追殺途中進入了籌建中的新聞館,陳望道只身擋住軍警。但故事不止于此,緊接著,陳望道身后的門打開,軍警被眼前一幕震驚:屋內(nèi)一群學生,他們每個人的胳膊上都流著血……此時無聲勝有聲。在與會者看來,這一篇章的潛在主題是幾乎所有同類作品都會涉及、而《望道》以鏡頭語言揭示的——“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贏”。
“在幾個段落里面,我有一些感動,甚至有一些眼眶濕潤?!鄙虾4髮W上海電影學院副院長、教授程波分享了他的個人觀影經(jīng)歷。在《望道》中,他看到了好幾次女性和雨的關系,比如年輕的媽媽抱著孩子在大雨中想見丈夫最后一面,還有陳望道的夫人因沒有拿到救助陳望道的盤尼西林而在雨中絕望地痛哭……“這里面其實是有觸感的,有個體知覺的,這種感覺才觸碰血肉,由觸碰進入人的內(nèi)心和價值觀?!?/p>
要用影像的力量感染人,專家們十分看中創(chuàng)作者對電影本體的完成度。在這方面,導演侯詠回歸電影本體,用電影語言精雕細琢,完成了蘊含中國審美的新主流創(chuàng)作。研討會上,復旦大學黨委委員、宣傳部長陳玉剛道出了所有影片參與者的心聲:“希望以影像的傳播力,使得《共產(chǎn)黨宣言》和復旦老校長的故事更加廣為人知?!?/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