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著稻香幸福奔跑
“你們聽說了嗎?今年興安盟扎賚特旗好力保鎮(zhèn)水田村魏建明家,最高畝產761.5公斤,又刷新內蒙古水稻畝產最高紀錄啦!”
一走進扎賚特旗,就聽到人們談及這個豐收的好消息。
10月15日,記者一行走進這方黑土地,探訪當地水稻高產密碼。
汽車行駛到興安盟扎賚特旗好力保鎮(zhèn)水田村,只見遍野的稻田在陽光下泛著金黃,飽滿籽粒壓彎腰的稻穗,眉眼寫滿豐收喜悅。
田間地頭,魏建明正開心地忙秋收:幾臺收割機馬力全開,在金色稻浪中穿梭,伴隨著陣陣轟鳴,收割、脫粒、歸倉,一氣呵成;打草車并排前行,片片稻草被捆成500斤的囤兒,運上大卡車,備為牛羊口糧;幾臺犁地車五犁并行,掀起稻秸稈兒,翻身埋入黑土地,為來年的豐年做好準備……
“今年我家種植的國家為我們選育的中科發(fā)5號良種,畝產最高761.5公斤,又創(chuàng)下了內蒙古地區(qū)水稻畝產最高紀錄。”魏建明擼一把金黃飽滿的稻穗,手心對搓,笑聲朗朗地說。
“建明,你家的日子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啊!能不能給大伙兒透露一下,你家水稻咋高產?”村民們在收割水稻的間隙,笑著問。
“我家種稻有‘三寶’:黑土良田、良種和良技??!自產自銷,打品牌、闖市場、走高端、保健康?!蔽航饕痪湓捝鷦诱f出了扎賚特大米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根源。
“建明啊!你還忘了一個重要的法寶哩?品牌??!”好力保鎮(zhèn)包德福村村民李彥君說。
是?。』叵胪簦浺皇痔嶂竺?、一手拎著煮飯鍋找客戶的魏建明思潮澎湃。
北緯46度,是興安盟的坐標,也是世界公認的寒地水稻黃金帶,2017年以來,興安盟委、行署加快推動產品優(yōu)勢向產業(yè)優(yōu)勢轉化,強化龍頭企業(yè)帶動作用,建立品牌標準體系認證,拓展銷售渠道,全力打造“興安盟大米”品牌。
如今扎賚特旗已形成由綽勒銀珠米業(yè)、魏佳米業(yè)、龍鼎農業(yè)、谷語現代農業(yè)、雨森農牧業(yè)、蒙源農業(yè)等15家水稻加工企業(yè)組成的產業(yè)集群。水稻種植面積達到69萬畝,占到興安盟水稻面積的70%,“興安盟大米”打出了扎賚特系列公共區(qū)域品牌,實現扎賚特大米邁向中高端品質、占領中高端市場。
如今,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建成了,魏建明們也越來越“慧”種地了: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攝像頭、傳感器遍布田間;京蒙扶貧協作展開,魏建明的店開到了北京,在新發(fā)地的門店提供24小時配送服務。
魏建明的電話響起來,原來是新疆的經銷商在向他訂購大米。
“種好中國糧食,端好中國飯碗,我們的幸福路越走越寬。”興安盟農牧局鄉(xiāng)村發(fā)展科負責人孫明洋說。
醉人的稻米香,飽含著自信和希望。(記者 高敏娜 趙曦 王智華)
?。ㄔl特旗融媒體中心記者 周艷雨 李玉林參與采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