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院士稱號回歸本質
靜 子
“禁止參與有損中國科學院及院士群體聲譽的活動”“禁止參加各類應景性、應酬性活動”“禁止院士增選中的各種不當行為”……近日,新版《中國科學院院士行為規(guī)范(試行)》公布,新增“禁止行為”一章5條,旨在為院士參與各類活動劃出明確界限、規(guī)制不當行為。
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方面和工程科技領域的最高榮譽稱號,學術性、榮譽性和純潔性是其本質。近年來,黨中央著力推動完善院士遴選評審機制、優(yōu)化學科布局、實行退休退出制度、加強學風作風建設,院士制度不斷健全、院士稱號逐漸回歸本質。及時更新相關制度,正是適應當前良好學術形勢、維護院士這一榮譽稱號的必要之舉,有利于引導廣大院士做堅守學術道德、嚴謹治學的表率,進一步發(fā)揮其科技領軍作用。
科技界不是世外桃源,誘惑和“圍獵”風險同樣近在身邊。從以往案例看,有的院士憑借這一榮譽稱號大肆收錢斂財、為他人非法牟利;有的院士兼任較多行政或社會性職務,任性調(diào)動資源;有的院士在參加線上學術會議時行為失范,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榮譽稱號絕不能被用來換越軌的權力、牟不當?shù)睦妗T缭?021年,中國工程院院長就明確表示“制定院士行為負面清單,對違反學術道德、違規(guī)違紀的現(xiàn)象零容忍”,此次新增條款,進一步表明了相關部門將榮譽頭銜與各項職能、利益、資源“解綁”的堅定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這一頭銜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因此,院士更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近來頻頻被網(wǎng)友引用的“建議專家不要建議”熱梗,就是重要例證,提醒院士們應做到謹言慎行,切忌迷戀“雙聘院士”“全能院士”等花架子。新版規(guī)范明確“禁止公開發(fā)表與自身專業(yè)領域無關的學術意見”“禁止參加與本人職務職責和專業(yè)領域無關的咨詢、評審、評價、評估、推薦等活動”,無疑是對院士群體的及時提醒,有助于涵養(yǎng)風清氣正的科研環(huán)境。
兩院院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責任重大、使命重大。期待新版規(guī)范能夠切實發(fā)揮好指揮棒作用,能夠積極鼓勵和支持院士專心致志開展科研工作,排除非學術性因素干擾,助推院士稱號進一步回歸本質。(南方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