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斗志昂揚,一到晚上就莫名悲傷這是種病嗎?精神科專家這么說
本報訊 近日,“胡歌早F晚E”,“正式確診為胡歌”等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很多人直呼:無疑是我本人了。
“早F晚E”到底是什么梗?
這指的是當代打工人早晨斗志昂揚,干活充滿激情(fighting),晚上臨睡前卻頹廢沮喪(emo)的精神狀態(tài)。
以往,當個別人晚上出現(xiàn)這種“悲傷逆流成河”的情緒傾瀉時,常會被身邊好友笑稱為“無病呻吟”。畢竟誰也不愿相信,在正常情況下,白天還活潑開朗的兄弟或閨蜜僅僅過去幾個小時,情緒就經(jīng)歷了180度大轉變,而且別說朋友,就連當事人第二天一覺醒來,就像是剛經(jīng)歷了“一場夢”,說不出所以然。
如此神奇的情緒波動到底怎么回事?也有很多人好奇,深夜沮喪算不算是一種病,需要治療嗎?為此,錢報記者專訪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精神衛(wèi)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抑郁障礙科主任譚忠林主任醫(yī)師。
“最近情緒波動的話題比較熱,從醫(yī)學的角度而言,人類眾多的行為和生理現(xiàn)象,如血壓、心率等都具有晝夜周期性,這種間隔大約24小時重復一次的情況稱為生理節(jié)律,這和整個身體的穩(wěn)態(tài)是有關系的?!弊T忠林主任醫(yī)師介紹,以體溫為例,早上體溫會處于上升狀態(tài),而后半夜的體溫則是一天中最低的。
“我們人體就像一臺手機,早上起床是滿電狀態(tài),但到了晚上,經(jīng)過一天的消耗,電量見底,要及時充電,也就是休息?!弊T忠林主任醫(yī)師認為,“早F晚E”是一種正?,F(xiàn)象,畢竟沒有人能時刻保持高亢的精神狀態(tài),這反倒不利于睡眠。但有些抑郁癥患者會呈現(xiàn)相反的情況,早晨起床精神低落,到晚上會好一些,這部分病人被稱為“晨重暮輕”,是生物鐘紊亂的表現(xiàn)。
醫(yī)生介紹,在充滿挑戰(zhàn)、生活壓力大的現(xiàn)代,偶爾在夜晚化身“傷感文學作家”,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正如那句話所說:沒什么是睡一覺不能解決的。與其為此煩躁焦慮,不如先學會與自己“妥協(xié)”,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樂觀對待情緒波動。
當然這也與每個人不同的生物鐘有關:如果是“夜貓子”型的,在第二天沒有明顯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晚睡,在半夜多干一點活;但若是“百靈鳥”型的,還是建議早睡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季節(jié)轉換之際,建議在此基礎上對生活習慣進行相應調整,使身體更容易達到平衡狀態(tài)。”譚忠林主任醫(yī)師說,如果覺得情緒變化隨著季節(jié)變化已嚴重影響正常生活,應及時就診。
何麗娜 蔣升
(錢江晚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