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上“技術飯” 變身新市民
本報訊 (記者陳華 通訊員李光明)“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兩年就換個地方;現在有了一技之長,晉升空間變大了,能夠扎下根來長期發(fā)展了?!苯眨诎不諢o為比亞迪(弗迪電池)公司工作了兩年的檢驗員費潤誠說,得益于工會組織的技能培訓,自己吃上了“技術飯”,從農民工變身新市民。
近年來,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陸續(xù)有10多萬名農民工回鄉(xiāng)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為服務好該群體,無為市各級工會從提素質、強信心、給保障3方面出實招,助力農民工群體向新市民轉變。
據無為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錢玉滿介紹,自2022年以來,無為市總工會圍繞全市主導產業(yè),聯合人社部門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46場次,培訓農民工6106人,其中370人通過技術培訓提升技術等級。此外,全市工會每年都要主辦、承辦各類競賽活動30場次以上,有效提升了農民工素質。
無為市總工會還通過“給榮譽”增強農民工發(fā)展信心。在無為市勞動模范、市五一勞動獎章等各類評選中,農民工占比達31%。全市220多名獲得各項先進稱號的農民工先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徽氏新材料董事長李俊生、紫約藍莓農業(yè)科技公司蔣洪洲就是其中的代表。
此外,各級工會大力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無為市2023年全市工資集體協商合同簽訂企業(yè)有1362家,企業(yè)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8.5%,集體合同簽訂率達85%以上。“公司不但為農民工購買社保,還提供體檢等福利?!卑不仗窖箅娎|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汪珺生說。
無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朱本芳表示,隨著這些舉措的深入推進,大批農民工正向“技術工”“先進模范”“單位人”轉變,更好地融入了城市生活。
陳華 (來源:工人日報)
陳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