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萬卷識“絲路”
實地重走就會發(fā)現(xiàn),絲綢之路作為溝通亞歐大陸的文明之路,絕非只有“大漠黃沙”,而是由沙漠、綠洲、雪山、峽谷、草原、森林、冰川、鮮花、關隘、驛站、石窟等組成的絢爛畫卷。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是漢唐全盛時期,通過河西走廊的玉門關、陽關,經(jīng)過羅布泊、塔里木盆地的綠洲,翻越壯麗的蔥嶺,通向中亞地區(qū),到達波斯和地中海的線路干道。絲綢之路是中華文明、波斯文明、地中海文明等幾大文明體之間直接交流的通路?!哆@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xiàn)場的行走》一書意在通過“萬卷書”和“萬里路”的所見所得,揭示絲綢之路產(chǎn)生的前因后果與歷史演變過程。
2011年7月,我第一次到達新疆和帕米爾高原時,還是一個純粹的觀光客。從喀什奔赴帕米爾高原,一路上充滿驚喜:在100多公里外就看到了高原,其上閃耀的是冰山;在紅色的蓋孜河谷目睹了雄偉的公格爾峰全貌,二者的高差竟然驚人地超過了6000米;待到登上高原,目睹了夢幻的白沙湖;黃昏時分,慕士塔格峰竟然罕見地露出了其巨大半球體的全貌,罕見地倒映在喀喇庫里湖中,第二天經(jīng)過,它竟然又鍍上了一層粉紅……漫天的大雪、青蔥的河谷、湍急的塔什庫爾干河、冰山的雪崩以及云海光影的變幻等,這些難以想象的奇幻壯麗讓我震撼。
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人們都知道絲綢之路經(jīng)過這里,可是絲路究竟經(jīng)過哪一座山口,哪一條河谷?我翻閱手頭各類資料,沒有得到答案,于是萌生了進一步尋找答案的念頭。我閱讀了大量中外文獻,特別是玄奘《大唐西域記》以及19世紀至20世紀初國外帕米爾探險者的著作,瀏覽了數(shù)千幅各國近現(xiàn)代地圖。在做好充分準備后,于2013年4月開始第一次絲綢之路帕米爾段考察,至今足跡已經(jīng)遍及絲路沿線的各個國家和地區(qū)。一次偶然的旅行促成了研究的轉(zhuǎn)向,這就是我迄今一直從事絲綢之路精準復原工作的由來。
絲綢之路畢竟是“路”,而不僅是一座座遺址,或出土的文物、文書,因此復原絲路的路線成了我研究的焦點。紙面資料僅僅提供線索,精準復原要求超越紙面的研究,親臨現(xiàn)場,重走路線,給出精確的軌跡。遵循這一原則,經(jīng)過幾十次的實地考察,我初步復原了從中國陜西直至中亞的絲路主干道,找到并定位了重要地標。
絲綢之路幾乎家喻戶曉,一提起它,人們眼前總是浮現(xiàn)出“大漠黃沙駝隊”的意象??墒菍嵉刂刈呓z路,特別是那些人跡罕至而正好保留了原來風貌的地區(qū),就會發(fā)現(xiàn),絲綢之路作為溝通亞歐大陸的文明之路,絕非只有“大漠黃沙”,而是由沙漠、綠洲、雪山、峽谷、草原、森林、冰川、鮮花、關隘、驛站、石窟等組成的絢爛畫卷。這是大多數(shù)人從未見過的絲綢之路。
行萬里路,以驗證萬卷書的準確性與精準度,這是10年來我進行絲綢之路精準復原工作的原則和方法。作為絲路精準復原工作的初步總結(jié),本書擬以簡潔的文字、一手的照片和簡明的地圖路線,讓人們更好地了解絲綢之路的來龍去脈。
(作者為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