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稞地里的賽馬人
“下個月開始,當雄縣那邊一些鄉(xiāng)里就有賽馬活動了,現(xiàn)在把家里的三匹馬拉到村里的跑馬場增加一些戶外活動,準備參賽?!?月26日,西藏林周縣甘旦曲果鎮(zhèn)江角村42歲的農牧民強巴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講述高原養(yǎng)馬、賽馬生活。
林周藏語意為“天然形成的地方”,強巴所在的江角村地處拉薩河北岸支流澎波河谷,是以務農為主的傳統(tǒng)村落。
強巴家的藏式木柜上,擺滿了參加拉薩、山南、林芝以及遠至那曲市嘉黎縣等地賽馬活動所獲得的獎牌。
“我記得四五歲時,我們家沒有馬,那時村里其他人家的馬放在外面吃草,夏天時我們就溜出門,偷偷爬上別人家的馬背。”強巴笑著說,自己便是這樣學會了騎馬,從此喜歡上了在馬背上的感覺。
4月26日,強巴在村里的跑馬場騎馬,為5月參加賽馬活動熱身。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他回憶,大概是1990年,隨著經濟條件改善,父親購買了家里的第一匹馬,“一家人很開心,我也不用去偷偷騎別人家的馬了。”強巴說,自己喜歡和馬兒親近,常跟著父親一起喂養(yǎng)、照顧,做馬具等。
他介紹,以前村民們養(yǎng)馬是出于實際使用需要,那時馬匹要做農活,“主要是拉馬車,運些莊稼、肥料什么的。到了2000年以后,村民們開始有了拖拉機、摩托車,后面又有了收割機、貨車?!彼f,村民們便逐漸不用馬拉馬車了。
機械化日益普及,強巴和村里部分農牧民依舊保持了養(yǎng)馬的習慣?!懊磕昵囡墒鞎r,我們村過望果節(jié),全村養(yǎng)馬的40多戶,幾十匹馬都會拉出來,搞一個村級賽馬”。
值得一提的是,日積月累下,除了養(yǎng)馬,強巴還擅長識馬。憑著對馬匹潛力的準確判斷,他在賽馬圈內是小有名氣的“馬販子”,“看體型、骨架,可以大概知道馬兒以后會不會長得很壯、以及跑比賽的耐力情況等”。
他介紹,自己2021年花2.3萬元(人民幣,下同)收了一匹母馬,養(yǎng)了兩年多,中間產下一頭小馬駒,今年年初,母馬還是以2.3萬元賣出,小馬品相不錯,賣了3.6萬元。
憑借這一能力,每年強巴收馬、養(yǎng)馬、賣馬,可以為家庭帶來近十萬元的收入。
強巴家有22畝地,其中18畝種青稞、小麥,其余4畝種植飼草,為家里的馬和奶牛提供草料。
他說,大家之所以熱衷賽馬,首先是以前生活習慣的傳承,其次賽馬獲得名次,馬匹的身價也水漲船高,連同馬主人的養(yǎng)馬能力也會獲得認可。
4月下旬,高原已是柳綠草長。強巴非常期待夏天的到來,他說,家里3匹馬中兩匹馬狀態(tài)非常好,近期正在增加精飼料的喂養(yǎng),“希望今年能多得一些獎牌”。
4月26日,強巴整理自己的馬具,他專門有一間房用于堆放馬具。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西藏自治區(qū)畜牧總站提供的數(shù)據顯示,截至2021年,西藏全區(qū)農牧民共擁有17.4萬匹馬,其中昌都、那曲農牧民共擁有9.39萬匹,拉薩、阿里、林芝各超萬匹。
西藏自治區(qū)畜牧總站副站長拉巴次仁介紹,在西藏農牧區(qū),不少兒童八九歲后都會騎馬,而那曲、昌都等地牧區(qū),騎馬更是大部分人都擁有的技能。
“西藏城市化發(fā)展使馬匹的功能發(fā)生了轉變,從以往的實際使用,比如拉貨、出行代步,變成了現(xiàn)在的賽馬。”拉巴次仁說,高原馬匹豐富了農牧民的娛樂、精神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qū)第五屆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傳統(tǒng)馬術比賽完賽
21日上午,隨著跑馬射箭項目順利完賽,西藏自治區(qū)第五屆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傳統(tǒng)馬術比賽圓滿落下帷幕。 [詳細] -
西藏:山溝里的賽馬
位于雅魯藏布江畔山谷里的西藏山南市貢嘎縣昌果鄉(xiāng)崗旦村舉行一年一度的賽馬,迎接即將到來的收獲季節(ji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