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哨所魚水情
7月28日,普赤、次仁曲珍和達吉3位藏族老阿媽排坐在達吉家的沙發(fā)上,又一次撥通了詹娘舍哨所班長劉杰飛的視頻電話。
由于劉杰飛休假,他們已經有日子沒見面了?!澳銈円欢ㄒV厣眢w!”“我們都可想你們了!”劉杰飛在手機對面不斷地訴說著對阿媽們的想念。
3位老阿媽和詹娘舍哨所之間的故事開始于39年前的一筐蔬菜。
1982年,為了讓邊防哨所官兵吃上新鮮蔬菜,當時還是小姑娘的達吉徒步背著蔬菜送往海拔4700米的詹娘舍哨所。1985年、1987年,村里的另外兩位姑娘普赤和次仁曲珍也加入送菜隊伍中。
詹娘舍哨所被稱為云中哨所,周圍是懸崖峭壁,地形艱險,物資保障困難,官兵生活條件艱苦。達吉說:“解放軍為我們守邊,但哪怕在夏天也沒機會吃上青菜。當時我在哨所看到他們特別辛苦,就想把自己種的菜送給他們?!?/p>
30多年前,哨所的交通條件遠不如現在,3位阿媽家住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下亞東鄉(xiāng)仁青崗村,到哨所海拔落差2000米,單程要走七八個小時,哪怕輕裝攀行,也會把人累得氣喘吁吁。但她們硬是憑借頑強的毅力,用柔弱的身軀,一趟趟為哨所官兵送去新鮮蔬菜。
龍克勇是一位退伍老兵,1997年至2001年在詹娘舍哨所戍守邊疆。他回憶說:“當時想吃到新鮮蔬菜特別難。三位阿媽每次送來蔬菜,戰(zhàn)士們都舍不得吃太快,每次只煮一點點嘗嘗味道?!?/p>
不僅如此,由于哨所偏遠,一封從家鄉(xiāng)發(fā)過來的信,短則一個月、長則半年才能到戰(zhàn)士們手上。于是,戰(zhàn)士們把阿媽的地址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她們又成了哨所官兵的“郵差”,送菜的時候也為戰(zhàn)士們帶來家鄉(xiāng)的問候。
3位阿媽在天路上堅持了近40年,和邊防官兵早已親如一家。達吉老人向記者展示了用絲巾包著的厚厚一沓照片,每張照片都是他們親情的見證。
“這是2007年的時候,我們去哨所送菜,正好趕上元宵節(jié)。我們沒有過元宵節(jié)的習俗,但戰(zhàn)士們仍然邀請我們留下,和他們一起熱熱鬧鬧過節(jié)?!彪S便拿出一張照片,達吉老人都能很快講出背后的故事。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部隊供給的充足,阿媽們不用再給戰(zhàn)士們送菜了,但她們仍堅持每月去哨所看一下她們的“兒子們”。邊防官兵們也把老人當作親人,不僅是現役的哨所官兵,不少退伍老兵也都和老人們保持著聯(lián)系。龍克勇就一直與3位阿媽保持著書信往來,2019年還專程從湖北恩施趕來亞東看望3位老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重走先遣連進藏路:戈壁灘里憶崢嶸
西藏阿里地區(qū)改則縣扎麻芒堡,如今被稱作先遣鄉(xiāng),距離拉薩1400多公里,平均海拔4300米左右,生存環(huán)境較為惡劣。[詳細] -
用青春與生命守衛(wèi)國土的英雄詩篇——讀兒童文學作品《金珠瑪米小扎西》
曾有情的兒童文學作品《金珠瑪米小扎西》(希望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是這樣開篇的:在一次高原雪崩中,藏族少年小扎西和父母及家中的馬羊遭到掩埋,班果哨所的巡邏官兵們只救出了小扎西,并把他帶回了哨所。[詳細] -
西藏軍區(qū)某合成旅在海拔4500多米野營拉練
7月7日,記者從西藏軍區(qū)某合成旅獲悉,近日,該軍區(qū)某合成旅組織官兵在海拔4500多米的復雜地域開展體能拉練活動。官兵們全裝負重30多公斤,徒步行進約30公里,有效檢驗了官兵們的實戰(zhàn)化軍事訓練水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