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馳在世界屋脊上的“復興號”,有啥不一樣?
6月25日10時30分,一輛復興號列車緩緩駛出拉薩站,向林芝市進發(fā)。
經過6年多的建設,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建成通車。
試運行的復興號列車駛出拉林鐵路的嘎拉山隧道(6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飛馳于其上的復興號列車,實現(xiàn)了對31個省區(qū)市的全覆蓋。
曾經,進藏道路難,甚于蜀道難。
在青藏高原岡底斯山與喜馬拉雅山之間的谷地,面對3000米以上的海拔和極其復雜的地形地質條件,修建一條鐵路更是難上加難。
試運行的復興號列車行駛在桑日縣境內(6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如今,在建黨百年之際,世界屋脊再添新“天路”,其背后是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大支撐。
先后13萬名建設者,攻克一系列全國性、世界性罕見難題,創(chuàng)造了高原鐵路建設的奇跡。
這是一張拼版資料照片,左圖為:中鐵十一局工人在拉林鐵路昌果特大橋進行鋪軌作業(yè)(2018年10月16日攝);右上圖為:建設中的拉林鐵路(2018年10月16日攝)。右中圖為:施工人員在拉林鐵路貢嘎雅魯藏布江特大橋上鋪軌(2018年11月26日攝);右下圖為:一名施工人員在拉林鐵路貢嘎雅魯藏布江特大橋施工現(xiàn)場吃午飯(2018年11月26日)。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在環(huán)境保護上,拉林鐵路環(huán)保投資約12億元,高于同期建設的鐵路,有效保護了雪域高原的青山綠水。
百年期盼,一朝圓夢。
列車在山南站??繒r,當地群眾在站臺跳起卓舞慶祝(6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這條嶄新的“天路”,全線16次跨越雅魯藏布江,建成47座隧道、121座橋梁,連通萬壑,雄偉壯觀。
拉林鐵路是一條“團結線”。沿著昔日的茶馬古道,拉林鐵路結束了藏東南地區(qū)不通火車的歷史,緊密與祖國各地的聯(lián)系,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西藏首列復興號的列車員在進行當地服飾表演(6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拉林鐵路是一條“幸福路”。鐵路的開通,提升了拉薩—山南—林芝旅游環(huán)線交通運輸的穩(wěn)定性和通達性,年貨運能力可達1000萬噸,將為藏東南各類物資運輸提供有力支撐,推動西藏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
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抵達林芝站,乘客陸續(xù)下車(6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飛馳在雪域高原上的復興號,恰如眼前的社會主義新西藏——讓“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從平原到高原 復興號首次入藏運營 獨家揭秘復興號如何上高原
今天(6月25日),拉林鐵路開通,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同步投入運營,歷史性地實現(xiàn)復興號對31個省區(qū)市的全覆蓋。[詳細] -
感受中國速度!踏上西藏首趟復興號列車“綠巨人”
6月25日清晨,陽光灑滿拉薩火車站,身著節(jié)日盛裝的群眾代表有序通過安檢、上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