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和新生——西藏翻身農(nóng)奴影像檔案
斯曲老人出生于1929年,是拉薩市當雄縣烏瑪鄉(xiāng)納龍村牧民。新華社發(fā)
她出生在牛棚里?!靶r候只有一件羊皮襖,白天當衣服穿,晚上當被子蓋。一件衣服熬過冬天,寒冷像幽靈一樣每天跟隨著我?!崩先嘶貞浀?,“由于沒有換洗的衣服,羊皮襖里長滿了虱子,身上被咬的青一塊紫一塊?!?/p>
而如今,從“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從“一菜難求”到“瓜果飄香”,西藏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斯曲說:“我現(xiàn)在90多歲了,但是胃口好,吃什么都香,食物的誘惑永遠抵擋不住,也許就是當年特別想吃而沒有條件吃的原因吧?!?/p>
左:斯曲老人的肖像(4月15日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右上:斯曲老人在牧區(qū)抱著小羊羔(4月15日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右中:斯曲老人的身份證(4月15日新華社記者覺果攝)。
右下:斯曲老人和家人的合影(4月15日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每一個冬天的句號都是春暖花開,就好像62年前,中國共產(chǎn)黨把西藏歷史的“冬天”永遠畫上了句號。從此,溫暖的陽光普照雪域高原!
62年前,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徹底摧毀了舊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nóng)奴制度?!笆澜缥菁埂边@片古老的土地,從此翻開嶄新的一頁。
62年,西藏換了人間。今天的西藏,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政治權利,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wěn)定,美麗西藏建設成效顯著。
2020年,西藏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增速繼續(xù)保持全國前列,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連續(xù)多年實現(xiàn)兩位數(shù)增長,消除絕對貧困,實現(xiàn)脫貧摘帽。
曾經(jīng)被剝奪了一切,“除了自己的影子一無所有”的農(nóng)奴,過上了小康生活。
真相,不會湮滅;歷史,永不凋零。歷經(jīng)苦難的翻身農(nóng)奴,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老去、逝去。為了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新華社記者深入廣袤的高原農(nóng)牧區(qū),走近他們的生活,記錄下這段不容忘卻的歷史。
年近八旬的央窮是西藏日喀則市德勒社區(qū)的退休老人。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央窮出生在日喀則市拉孜縣熱薩鄉(xiāng)的一個窮困家庭,是家里的長女。她8歲時開始給農(nóng)奴主當差,放牧牛羊、干雜活,農(nóng)奴主卻不管吃穿。白天,她靠家人送去的糌粑充饑;夜里,她睡在農(nóng)奴主家的羊圈或廚房角落里。12歲時,央窮逃到了日喀則市薩迦縣,給當?shù)刭F族做傭人,后來又流浪到了拉孜縣扎西崗鄉(xiāng),吃盡了苦頭。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央窮獲得自由,過上了新生活,還當上了村主任。
1967年9月,央窮從當時的西藏民族學院中專畢業(yè)后參加工作,生兒育女。
享受著退休生活的央窮已經(jīng)兒孫滿堂,她說,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左:央窮的肖像(4月30日攝)。
右上:央窮在給家里的花兒澆水(4月30日攝)。
右中:央窮的身份證(4月30日攝)。
右下:央窮和來家里走訪的工作人員交流(4月30日攝)。
今年80歲的索朗是西藏日喀則市謝通門縣達那答鄉(xiāng)如貴村人。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索朗回憶舊西藏生活時說,當時農(nóng)奴生了孩子要向農(nóng)奴主登記并交納人頭稅。為了規(guī)避人頭稅,在他出生前的一個夜里,哥哥借了一頭毛驢將母親悄悄馱到不屬于當?shù)剞r(nóng)奴主管轄的江孜縣。他出生后,父親就因勞累過度去世了。
他是家里九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母親養(yǎng)不起他,忍痛把他送人。索朗11歲時開始給當?shù)氐母蝗朔拍?,衣衫襤褸,時常饑腸轆轆。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索朗分到了土地和牛羊。如今,索朗兒孫滿堂,其樂融融。
左:索朗老人的肖像(4月16日攝)。
右上:索朗老人(右)和老伴窮阿洗菜(4月16日攝)。
右中:索朗的身份證(4月16日攝)。
右下:索朗(左二)與老伴窮阿(左一)、兒子格桑旺堆(右二)和外孫旦增晉美在家中合影(4月16日攝)。
朗杰多吉是西藏山南市扎囊縣扎其鄉(xiāng)朗賽林村三組農(nóng)民,在舊西藏曾是朗賽林莊園的農(nóng)奴。朗杰多吉小時候一直給莊園的農(nóng)奴主干活,安排到哪里就要去哪里干活,讓什么時候干活就得馬上去,有時候半夜就得起床。干活稍微有一點慢,莊園的管家用拐棍打他的頭,頭上到處是腫起來的包。新華社發(fā)
冬天沒有鞋穿,去哪里都是光著腳。一年身上只有一件衣服,根本不可能換洗,身上全是虱子。農(nóng)奴們放羊的時候,趁著大太陽,脫去上衣往衣服上撒沙子,虱子被曬熱的沙子燙死后,抖一抖再穿。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百萬農(nóng)奴獲得解放。朗杰多吉分到了農(nóng)田和牲畜,過上了有尊嚴的生活。朗杰多吉說:“如今,想吃什么都有,穿衣服各式各樣,喜歡穿什么就穿什么。年紀大了,國家還給養(yǎng)老保險,真是幸福極了!”
左:朗杰多吉的肖像(6月5日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
右上:朗杰多吉走出朗賽林莊園(6月5日新華社記者洛卓嘉措攝)。
右中:朗杰多吉的身份證(6月5日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
右下:朗杰多吉(中)和家人合影(6月5日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
今年79歲的米瑪居住在西藏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甲措鄉(xiāng)拉亞村。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米瑪回憶道:“我出生在日喀則的薩迦縣,因為家里還不起農(nóng)奴主利滾利的債務,7歲時就被家里人送去抵債,給農(nóng)奴主放羊?!彼麜r常被打耳光、挨鞭子、關小黑屋,實在忍受不了當牛做馬的日子,逃跑了好幾次,但都被抓了回去。
1959年10月,米瑪被日喀則公路養(yǎng)護段招收為工人,1966年調(diào)到了南木林縣。米瑪于1972年10月3日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左:米瑪老人的肖像(4月18日攝)。
右上:米瑪老人(右)在村里和鄰居聊天(4月18日攝)。
右中:米瑪老人的身份證(4月18日攝)。
右下:米瑪老人(左二)與妻子窮達(左一)以及抱孩子的小女兒德吉卓瑪在房前合影(4月18日攝)。
今年87歲的次仁央宗老人住在西藏山南市乃東縣亞堆鄉(xiāng)曲德沃村三組。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舊西藏對次仁央宗老人而言,只有無邊無際的苦。生為人,過得卻像牛馬一樣,填飽肚子就是奢望。父親一天到晚給當?shù)剞r(nóng)奴主勞作,換不來一頓飽飯,一家人靠別人家的剩飯過日子。
1959年民主改革,次仁央宗獲得了人身自由,分到農(nóng)田、牲畜。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次仁央宗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后勤運輸隊伍,跟著解放軍一直到了最前線,用實際行動捍衛(wèi)來之不易的自由。
左:次仁央宗老人的肖像(6月3日攝)。
右上:次仁央宗老人在曬牧草(6月3日攝)。
右中:次仁央宗老人的身份證(6月3日攝)。
右下:次仁央宗老人和兒子、女兒的合影(6月3日攝)。
今年84歲的次多杰是西藏拉薩市達孜區(qū)幫堆鄉(xiāng)10村村民。新華社發(fā)
在舊西藏,次多杰和家人在“三大領主”的壓迫下,除了負擔繁重的糧食稅、人頭稅、家禽稅外,還經(jīng)常被指派收割、編織、砍柴、放牧等差役,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和差役讓貧窮的家庭不堪重負。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百萬農(nóng)奴翻身得到解放。次多杰分到了農(nóng)田、牲畜、房子,過上了有尊嚴的生活。
左:次多杰老人的肖像(4月25日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
右上:次多杰老人去茶館找老朋友喝茶聊天(4月25日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
右中:次多杰老人的身份證(4月25日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
右下:次多杰老人和孫女在家中(4月25日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
今年70歲的多布杰,是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江熱鄉(xiāng)班久倫布村人。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多布杰6歲開始就給農(nóng)奴主打草料喂驢、干雜活,全家9口人擠在一間黑漆漆的房子里睡覺。因為家里窮,小時候的他沒有鞋子穿,身上穿的是打滿補丁的衣服,一點點糌粑僅夠全家不挨餓。
1959年3月,多布杰一家分到了土地、牛羊等生產(chǎn)資料,不公平的地契被燒毀。老人至今記得分到土地時的喜悅:“自己的牛,自己的地,收成都是自己的?!?/p>
在黨的惠民政策幫助和自己努力下,多布杰先后新建升級了4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寬敞舒適。多布杰的4個子女更是一個比一個上進努力。多布杰說:“對于今天的美好生活有著太多的感受,因為有了金珠瑪米(解放軍)的出現(xiàn),有了共產(chǎn)黨的指引,我們家的命運才有了根本改變。”
左:多布杰老人的肖像(5月10日攝)。
右上:多布杰老人在照顧家里的牲口(5月10日攝)。
右中:多布杰老人的身份證(5月10日攝)。
右下:多布杰老人(右)和老伴普布潘多在班久倫布村的家里(5月10日攝)。
今年86歲的索朗是西藏日喀則市南木林縣艾瑪鄉(xiāng)夏嘎村人。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索朗13歲就給當?shù)氐那f園主做苦力,人生從此開始了無邊的黑暗。“白天給莊園主看孩子、放牧,晚上還要喂牛羊,吃不飽、穿不暖,夜里就睡在羊圈里,被打罵是家常便飯,都麻木了。”索朗回憶道。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索朗分到了土地、房屋和牲畜。終于,天亮了。
“如今,我已經(jīng)四世同堂,享受著天倫之樂的好時光?!彼骼收f。現(xiàn)在他和62歲的大兒子扎西住在一起。扎西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2013年,他們的住房進行了翻新,庭院里除了農(nóng)機具,還飼養(yǎng)著一批牛羊。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索朗感慨“想都不敢想”。
左:索朗老人的肖像(4月18日攝)。
右上:索朗老人在一樓房頂晾曬奶渣(4月18日攝)。
右中:朗老人的身份證(4月18日攝)。
右下:這是索朗老人和兒子扎西(右二)、孫媳婦次仁央宗(左一)及曾孫女在一起合影(4月18日攝)。
次旦拉姆是西藏山南市亞堆鄉(xiāng)曲德沃村人。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當農(nóng)奴的時候,次旦拉姆從沒聽說過逢年過節(jié)可以休息?!拔乙郧敖o農(nóng)奴主干活,一年到頭從來沒有休息過?!?/p>
回憶過去,都是苦澀的滋味,次旦拉姆最難忘的就是交租。從農(nóng)奴主手里租種農(nóng)田,自己辛辛苦苦耕種一年,如果收成不好,該交租時,收成卻要全部上交,連種子也留不下,到了第二年春耕時,只能到處去借種子。
對于無休止勞作的次旦拉姆而言,那時要穿件新衣、吃頓飽飯,只能是做夢。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農(nóng)奴翻身得了解放,次旦拉姆分到了田、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xiàn)在都能實現(xiàn)了。
左:次旦拉姆老人的肖像(6月3日攝)。
右上:次旦拉姆在家中擺放牛糞餅(6月3日攝)。
右中:次旦拉姆老人的身份證(6月3日攝)。
右下:次旦拉姆和兒子的合影(6月3日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苦難和新生——西藏翻身農(nóng)奴影像檔案:索朗
2013年,他們的住房進行了翻新,庭院里除了農(nóng)機具,還飼養(yǎng)著一批牛羊。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索朗感慨“想都不敢想”。[詳細] -
苦難和新生——西藏翻身農(nóng)奴影像檔案:次多杰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百萬農(nóng)奴翻身得到解放。次多杰分到了農(nóng)田、牲畜、房子,過上了有尊嚴的生活。老人說,喜馬拉雅再高也有頂,雅魯藏布江再長也有源,農(nóng)奴再苦也有邊,共產(chǎn)黨來了苦變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