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id="utfaj"></style>

      <p id="utfaj"></p>
      <noscript id="utfaj"><meter id="utfaj"></meter></noscript><rp id="utfaj"><tbody id="utfaj"></tbody></rp>
    1. tibet.cn
      home

      西藏那么苦 他們?yōu)槭裁催€要去 | 我死之后,請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發(fā)布時間: 2019-05-29 10:28:00 來源: 中國西藏網(wǎng)


      圖為座談會現(xiàn)場。 攝影:張國產(chǎn)

        中國西藏網(wǎng)訊 為了紀念十八軍為祖國統(tǒng)一、西藏建設做出的巨大貢獻,弘揚老西藏精神,重溫紅色記憶,5月28日,由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fā)展協(xié)會、四川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四川省委藏區(qū)辦、中國西藏雜志社合力舉辦的“紀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重走十八軍進藏路”座談會,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

        座談會上,原十八軍政委譚冠三之女譚齊峪發(fā)言說,參加“重走十八軍進藏路”活動,回到父輩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土地上,重溫那段歷史,她感到無比激動,也深感責任重大。作為十八軍后代,一定要把父輩們的旗幟扛下去,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傳承和發(fā)揚下去。


      圖為譚齊峪發(fā)言。攝影:張國產(chǎn)

        譚齊峪介紹說,父親譚冠三曾任十八軍政委,1926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此一心向黨,為革命和建設事業(yè)付出了一生。1950年,在接受進軍西藏的任務后,譚冠三就立下了“西藏未平,何以為家”的誓言,并明確表示:“我譚冠三決心響應黨中央、毛主席的號召到西藏去,為把帝國主義勢力驅逐出西藏,建設民主幸福的新西藏,貢獻自己的一生,愿將這把老骨頭埋在西藏”。十八軍將士也群情激揚,紛紛表示:“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69年前,正是這種報效祖國、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激勵著進藏部隊的將士們,爬雪山、忍饑寒,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勝利地把五星紅旗插到了西藏高原上。這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舍小家為大家的“老西藏”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發(fā)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大無畏英雄氣概,長期建藏,邊疆為家,以苦為榮,以苦為樂。他們熱愛西藏人民,熱愛西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1952年,十八軍提出“開荒生產(chǎn),自力更生,站住腳跟,建設西藏,保衛(wèi)邊防”的方針,譚冠三支持創(chuàng)辦了西藏軍區(qū)第一個農(nóng)場“八一農(nóng)場”,并帶頭參加勞動,廣泛收留藏族孤兒當農(nóng)工,使得他們在農(nóng)場得到了溫飽,找到了人生的出路。譚冠三常常對同志們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是建設西藏,鞏固邊防的百年大計”。

        1985年,譚冠三在彌留之際,依然不忘囑托子女,一定要把文革后補發(fā)的800元工資上交黨費。他向黨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我死之后,請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1986年8月,根據(jù)他的遺愿,西藏自治區(qū)軍民懷著深厚的感情,將他的骨灰安放在他親手創(chuàng)辦的“八一農(nóng)場”蘋果園,實現(xiàn)了他一輩子建設西藏、埋在西藏的錚錚誓言。(中國西藏網(wǎng) 記者/閆潔)

      (責編: 胡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无码卡一,亚洲欧洲无码中文字幕,高清人人天天夜夜狠狠狠狠狠,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二三区 不卡精品视频福利 精品国产国产自在线观看 99精品只有久久精品免费
        <style id="utfaj"></style>

        <p id="utfaj"></p>
        <noscript id="utfaj"><meter id="utfaj"></meter></noscript><rp id="utfaj"><tbody id="utfaj"></tbody></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