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退休年齡的大伯又回到老家街道居住,他是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他說這叫葉落歸根,日子過得很滋潤。老家對門就是街道郵政局。
這些年,大伯跑郵政局次數(shù)雖然少了,但心里對郵政的情感不但沒變,而且越來越深。一家三代與郵政有著化不開的緣分,濃濃的,烈烈的。
一、深情
早年,爺爺在外地當教師,奶奶在家拉扯四個孩子,那年景生活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爺爺愛繪畫,教學之余,投稿掙得不少稿費。當年,稿費是通過郵局寄送的,而且是唯一的途徑。家中油鹽醬醋就指望著這錢。年底,生產(chǎn)隊買工分,也常用這錢。
大伯說,當時的郵政局就在老家旁邊,是俺家的“小銀行”。隔不了幾月,就有稿費寄到家里。因要去生產(chǎn)隊蓋單位公章,也引起小肚雞腸的人羨慕與懷疑:這家男人在外干啥?
不久,因為時代的原因,爺爺被遣返回鄉(xiāng)。爺爺從小誠實,鄉(xiāng)親們覺得他不會干壞事。因此,大隊給他的崗位就是去駐地機關(guān)部門打掃衛(wèi)生。
“你是那常往家寄稿費的畫家?”爺爺?shù)谝惶炀腿ム]電局打掃廁所,那慈善的局長開門見山地問道,語氣帶著尊重和意想不到。
“哪是畫家,只為養(yǎng)家糊口。”爺爺就這么低調(diào),他心知肚明自己的處境。
“想看報刊就來,可到我辦公室,別外傳;廁所我們自己打掃?!本珠L看透爺爺讀書心切,直截了當?shù)卣f。爺爺心理暖暖的,感謝這位好人。
那個年代,爺爺把唯一的繪畫愛好也放下,只在春節(jié)期間,畫幾幅年畫,喜慶一番。節(jié)后,還要抓緊銷毀。
七十年代末,爺爺原工作單位寄來信。這是一直壓在心底的、一直期盼的一封信,從郵遞員手里接過的一剎那,爺爺老淚縱橫。有高興,有委屈,有期盼,也有為年華流逝而心急。
不久,爺爺重新上崗,到縣城當了高中教師。
二、結(jié)緣
爺爺對子女很嚴格,喜歡愛學習的孩子,奶奶也對孩子學習督促很緊。因此,大伯姊妹幾個,包括我爸,學習成績都不錯,都是村里出名的好孩子。
大伯上初二那年,恢復高考了,學校里生機盎然。大伯愛好寫作,作文刊登在了一本作文雜志上。當時,教輔材料太少,遠沒現(xiàn)在這么五彩繽紛。
稿子刊發(fā)一個多月,大伯收到來自廣東佛山的求援信。遠方來信,大伯驚奇又高興。信是佛山的一個初一學生寫來的,他因輟學在家又想復讀,沒有課本,是從那本作文雜志上看到大伯的地址,順藤摸瓜,希望大伯能夠給他買語文、數(shù)學、政治等課本。
大伯十分高興,弄清初一課本與他用過的一樣,便把用過的課本給寄過去,還附了一封信,鼓勵那位學生珍惜時光,勤奮學習。
因為遠方來信,因為熱心助人,因為作品發(fā)表,一時間大伯成了名人。此后一段時間,大伯放學路過郵局,投遞員見面總會問詢一番。大伯心里美滋滋的。
學期末,佛山那孩子寄來書錢和2斤茶葉。大伯知道那孩子家境困難,奶奶也支持把書費和4斤花生粒寄了回去。
伴隨著書信來往,彼此更加了解,知道佛山那家經(jīng)濟拮據(jù),雙方更是互相鼓勵。用著當時社會上流行的語言,什么“知識爆炸時代”“知識改變命運”“我的理想是當科學家”等交流著。
大伯還偷著積攢零花錢,每到十元,就給他寄去。自然,換來感動和“一定好好學習”的決心。
初三時,大伯考上師范學校,算是“鯉魚跳龍門”了。次年佛山孩子考上縣一中。雙方開始互稱兄弟了。伴隨改革開放春風,雙方家庭經(jīng)濟都開始大有起色。
大伯參加工作不久,就調(diào)入政府部門,當了秘書?!胺鹕叫值堋笨忌狭吮本┼]電學院,后來分配到北京的一家研究院。盡管有了電話,但還保持書信往來。長時間收不到來信,大伯就去郵政局問問。
三、聯(lián)姻
1987年,大伯有了兒子,取名叫“政”,就是我的堂哥,我覺得該是有“郵政”的元素。大伯把兒子的百日照寄給“佛山兄弟”?!胺鹕叫值堋卑l(fā)自內(nèi)心高興,連夜郵寄一身童裝。在當時鄉(xiāng)鎮(zhèn),那款式、那色澤、那質(zhì)量是很難見到的。
次年,“佛山兄弟”也結(jié)婚了。每年過年回家,總專程先看望大伯。有一年,恰逢郵政局小王來村送信,聽到這些故事,很感動,忙給照了合影,大伯一直掛在家里。
慢慢地,“佛山兄弟”家寬裕了,他深知大伯的愛好,就通過郵局給大伯訂閱好多報刊,要求郵遞員送到家里。一連幾年,郵遞員幾乎天天要去大伯家,讓鄉(xiāng)親們十分羨慕。
是特殊的郵政情節(jié),讓兩家人心相通,情相融。2004年,堂哥考上北京一所大學。堂哥報到那幾天,已發(fā)展成老板的“佛山兄弟”陪玩了整整三天,大伯到覺得過意不去了。
次年,“佛山兄弟”的女兒考上了北京另一所大學。女兒取名“悠悠”,從發(fā)音上看,我覺得似乎也沾有“郵政”的元素。他們早知道父輩的故事,交往也十分默契,堂哥常常被請到對方家里吃飯,春去秋來,兩人由普通朋友成為了戀人。
后來,“佛山兄弟”的女兒,變成了我的堂嫂。他們倆也從事著與郵政相近的工作。每次回老家,堂哥總指著附近郵局,說著當年的故事;大伯指著墻上照片,例數(shù)過去的珍重。
堂嫂孝順有加,把公婆當成父母;堂哥富有愛心,把岳父岳母不當外人。每次郵寄物品,一家人總習慣去郵政局。因為,郵政是心中最親,郵政離家最近。
(中國西藏網(wǎng) 通訊員/韓立新)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