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住在半山腰上,村民們不光行路難、吃水難、看病難、增收更難,“一方水土養(yǎng)不起一方人”的現象在芒康縣嘎托鎮(zhèn)普拉村屢見不鮮。
為了消除貧困,拓寬村民的致富渠道,增強發(fā)展內生動力,易地扶貧搬遷成了普拉村破解貧困的有效方式。
“2017年底,普拉村安置點一期工程完工,普拉村45戶,293人從山上搬遷至214國道附近。”村主任德擁告訴記者。
圖為普拉村安置點 攝影:王淑
如今,一排排獨具藏家特色的小洋樓成為沿路的風景線。安置房建設好了,貧困戶開心搬入新居,走進搬遷戶紅英家中,房屋共兩層,位置交通便利,屋內寬敞明亮、設施齊全,還有獨立衛(wèi)生間。
“這里交通便利,屋內通水通電,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奔t英告訴記者,家里住上了好房子,兒女上學也不花錢,她空閑時到附近工地打臨工,每天也有130元收入。
圖為紅英向記者介紹她家的情況 攝影:王淑
在她家不遠處的仁青久美家是典型的貧困戶,得到政策傾斜的仁青久美分到了一樓為門面的住房?!耙郧按蚬C會少,搬到這里后我在附近一家磚廠上班,門面以每年8000元的租金租給了別人。”仁青久美大概算了一下,搬到這里后他家一年會有3萬元的收入。
“目前,普拉村安置點二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建設中,二期安置點共52棟房,將于今年8月初完工?!逼绽羼v村干部介紹說。
圖為正在施工中的普拉村安置點二期工程 攝影:陳衛(wèi)國
芒康縣不僅讓貧困戶住上了好房子,還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據了解,為不斷促進群眾增收致富,普拉村將以“支部+基地+協(xié)會+農戶”模式,大力發(fā)展特色村集體經濟。今年,擬成立扎勒組藏香豬養(yǎng)殖和奶牛養(yǎng)殖協(xié)會,結合汽車運輸隊,有駐村干部尋找銷路,實現自產自銷。
截至目前,普拉村藏香豬養(yǎng)殖戶已達18戶,汽車運輸隊共有車輛27輛,全村7家磚廠共帶動50多名農牧民就業(yè),給經濟發(fā)展注入新活力。
圖為一排排獨具藏家特色的小洋樓成為了沿路的風景線 攝影:陳衛(wèi)國
其實,普拉村只是昌都市芒康縣易地扶貧搬遷的縮影,近年來芒康縣規(guī)范有序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將貧困群眾從自然條件惡劣、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基礎條件薄弱的地區(qū)搬遷出來,跟進產業(yè)扶持和配套措施,使一大批貧困群眾走出貧困、走向新生。(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淑 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