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id="utfaj"></style>

      <p id="utfaj"></p>
      <noscript id="utfaj"><meter id="utfaj"></meter></noscript><rp id="utfaj"><tbody id="utfaj"></tbody></rp>
    1. tibet.cn
      home

      陳慶英談“西藏蒙滿文檔案”中的微言大義

      發(fā)布時間: 2019-04-29 08:36:00 來源: 中國西藏網(wǎng)

        中國西藏網(wǎng)訊 從四川成都驅車往西南方向行駛60多公里,一路上人煙漸趨稀少,林木蔥蘢僻幽處,我們尋到了陳慶英先生的家。

        著名藏學家、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研究所原所長陳慶英,已至喜壽之年,曾師從古藏文專家王堯先生與東嘎活佛洛桑赤列,從事藏學研究40載,學術成果豐碩。如今,登門拜訪陳老先生,皆因《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館藏蒙滿文檔案精選》大型叢書的出版面世。


      圖為陳慶英先生。攝影:王淑

        經(jīng)過4年的辛勤努力,《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館藏蒙滿文檔案精選》大型影印叢書,將在今年與廣大讀者見面,這批國家珍貴歷史檔案大部分為首次公開。這部大型叢書選錄檔案共計1394件,形成近50萬字的漢譯文。

        圖為大型叢書《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館藏蒙滿文檔案精選①》(全套叢書共10本)。攝影:李元梅

        承載騏驥,“西藏蒙滿文檔案”出版面世

        “以前公布的檔案文獻,都是手抄之后,打印出版成書。后來,又以黑白復印的方式出版,如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出版的關于歷代達賴班禪坐床認定的檔案?,F(xiàn)在,隨著技術條件的進步,《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館藏蒙滿文檔案精選》以影印的方式出版,更加真實客觀地再現(xiàn)了檔案的原來面貌,這樣就有更大的說服力?!?/p>

        回溯檔案文獻出版方式的變遷,陳慶英先生點明了《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館藏蒙滿文檔案精選》在印刷技術上的一大進步。

        “從開始做西藏歷史研究起,我就深知西藏檔案文獻的重要性?!?983年,陳慶英便去過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他回憶道:“當時檔案館還在雪巴康里,館長是卓嘎。卓嘎館長告訴我們,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正在整理檔案目錄,邀請了不少藏學老專家來識別檔案內容,老專家一邊說,旁邊的年輕人一邊記。這樣的編目工作,可能要幾十年才能完成?!?/p>


      圖為布達拉宮腳下的老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攝影:王淑


      圖為老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內景。攝影:王淑

        陳慶英先生指出,以往的歷史研究主要參考史籍,也就是前人寫的歷史,如《紅史》《青史》,藏學研究剛開始也是這樣進行的。這些西藏史籍的作者基本都是各個教派的高僧,往往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例如,薩迦派高僧寫的《薩迦世系史》《漢藏史集》等,主要是強調薩迦派的發(fā)展歷史,對于其他教派,或者不提,或者簡單提一下。噶舉派高僧寫的《智者喜宴》、大司徒 絳求堅贊寫的《朗氏家族史》,也有類似情況。

        要綜合、準確、客觀地了解西藏的整個歷史階段,檔案是非常重要的。

        據(jù)說,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有300多萬件檔案文獻,在全國檔案館中是位列前茅的。一直以來,國際國內各學科涉藏研究的學者,都希望盡可能多的看到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的檔案。如今,大型叢書《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館藏蒙滿文檔案精選》的出版,可以說是西藏歷史研究一個很重大的事件。


      圖為18世紀《班禪喇嘛源流——薩迦班智達唐卡》。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

        檔案為證,再現(xiàn)西藏與中央關系

        元代以前,西藏經(jīng)歷了吐蕃王朝時期和分治時期,與內地主要是經(jīng)濟、文化方面的聯(lián)系。到了元代,中國走向一個大統(tǒng)一的時代。在這個歷史大背景下,元朝的蒙古軍隊進入到了西藏,同時,通過薩迦班智達與闊端的會晤,以及各教派領袖與蒙古建立聯(lián)系,使得整個青藏高原地區(qū)都統(tǒng)一到元朝的統(tǒng)治之下。

        元朝的統(tǒng)治主要有幾個表現(xiàn):一是委派官員,建立各級政權。例如,在西藏設立千戶、萬戶,建立行政管理。任用宗教領袖和地方貴族擔任官員,管理當?shù)氐氖聞?。如征集財稅、負責驛站交通等。二是駐扎軍隊,這在很多歷史文獻中都可以看到相關記載。

        陳慶英先生說:“目前,我們知道的元代留下來的檔案文獻,加起來不是太多,據(jù)說有幾十件。已知的有些檔案文獻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是以八思巴字或藏文書寫?!?/p>

        關于元代的西藏情況,現(xiàn)在主要是依據(jù)一些歷史文獻的記載,如《紅史》《薩迦世系史》等。相對而言,檔案更進一步說明了問題,佐證了史籍的記載。

        例如,夏魯寺保存的帝師法旨(帝師頒發(fā)給夏魯萬戶的法旨,明確其管理事務的權力)。元朝于1368年滅亡,有一份檔案證明,直到1364年,元朝還頒發(fā)過一道圣旨,敕封今昌都市左貢縣到云南藏區(qū)范圍內的一位地方首領為招討使。這份檔案是用八思巴字書寫的,有力地證明了元朝在西藏委派地方首領擔任官職,管理地方。


      圖為清代《胤禛行樂圖冊 喇嘛裝》頁。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


      圖為18世紀《乾隆皇帝佛裝像唐卡(局部)》。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

        陳慶英先生又以幾個歷史現(xiàn)象和事件,闡明了清朝中央與西藏地方的關系。

        以往,我們在達賴、班禪傳記當中看到過這樣的記載:皇帝即位要給全國發(fā)一個文告,昭告天下。皇帝、皇后或太后去世后,清廷要派欽差大臣到西藏,賜予白銀萬兩,請達賴喇嘛組織在拉薩念經(jīng)超度的法會,還要到日喀則去,請班禪組織念經(jīng)超度法會。清朝皇室有任何重大事件,都會在西藏舉行類似活動。

        1904年,英國入侵西藏時,十三世達賴喇嘛從拉薩到了外蒙古,后來又于1908年入京朝覲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當時清朝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到了最后幾年。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去世。十三世達賴喇嘛在離京返藏之前,還曾到慈禧太后靈柩前誦經(jīng)。

        陳慶英先生認為,以前,我們都是從史籍文獻中看到類似的記載,而檔案中的相關記載就更能確切地說明問題,因為檔案是事件發(fā)生的當時書寫的,是一種客觀記錄。

        圖為《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館藏蒙滿文檔案精選①》中的八思巴字《也孫鐵木兒皇帝頒給朵甘類烏齊寺僧眾諭旨》。攝影:李元梅

        圖為《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館藏蒙滿文檔案精選①》中,滿蒙藏文合璧的《康熙皇帝為任命五世班禪額爾德尼為達賴喇嘛經(jīng)師并遣使賞物事致班禪額爾德尼敕書》。攝影:李元梅

        六體合璧,從多文字“管窺”民族融合

        “2015年,我曾經(jīng)審閱過翻譯成漢文的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館藏蒙滿文檔案?!段鞑刈灾螀^(qū)檔案館館藏蒙滿文檔案精選》選錄檔案共計1394件,形成近50余萬字的漢譯文??赐曛?,我感覺到,清代西藏檔案的一大特征是使用了蒙古文、滿文、藏文等不同的文字書寫。通常,人們會覺得西藏檔案是由藏文、漢文書寫的,滿文和蒙古文應該很少。然而,從檔案的實際情況來看,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蒙滿文檔案卷帙浩繁。由此可見,清朝尤其是乾隆時期重視促進各民族的文化交流,特別是文字方面的。像北京有很多漢滿蒙藏文四體碑,還有清代官修的《五體清文鑒》,也是類似實踐。那么,西藏存在很多蒙滿文檔案,也就不足為怪了?!?/p>

        陳慶英先生寫過一本《蒙藏關系史》,研究了藏族與蒙古族700多年的關系史。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館藏檔案反映出,一直到清代,拉薩的三大寺和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都有相當一批蒙古族僧人。這些僧人既懂蒙古文又懂藏文,有些水平還很高。例如,解放后出版的第一本藏文辭典——《格西曲扎藏文辭典》,作者格西 曲吉扎巴是一位蒙古族人,到西藏學經(jīng)以后,就一直留在了西藏。

        剛開始設立駐藏大臣時,清朝主要是派滿族人擔任,如乾隆皇后富察氏的弟弟富察 傅清。后來,越來越多的蒙古八旗官員被派到西藏擔任駐藏大臣。藏族官員用藏語表達的事務,駐藏大臣將其翻譯成蒙古文文書,送到北京,又由理藩院翻譯成滿文。因此,一件事情就會用好幾種文字記載。

        駐藏大臣衙門里,有蒙古文翻譯、漢藏文翻譯,還有滿文翻譯。乾隆皇帝之后,蒙滿文使用得越來越少,后來反而被漢文所取代。這一過程說明了清代漢滿蒙藏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交融。

        清朝很多大臣是懂藏文的,如和珅,小時候便會學習吐蕃特學,據(jù)說學堂設在雍和宮里。部分滿族旗人子弟不參加科舉,學習了這些特殊技藝后,就可以擔任官職。有外國學者注意到,清代有的噶倫還會講蒙古語,甚至會取蒙古文名字。

        這些都說明,在清代,西藏的歷史不是一個單一的藏族歷史,而是幾個民族文化交流、互相往來的密切關系史。


      圖為陳慶英先生。攝影:李元梅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陳慶英先生指出,西藏檔案對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宗教觀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青藏高原的歷史悠久,世代居住在這里的藏族人民,適應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發(fā)展出了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如今,無論是在西藏進行政治、經(jīng)濟、文化建設,都離不開其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西藏檔案是藏族優(yōu)秀文化的一種表征,作為一種文字載體,記錄了歷史上西藏是怎樣走過來的,與中央及其他民族有過怎樣的關系,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從全國而言,由于戰(zhàn)亂等天災人禍,內地的檔案文獻損壞得非常多。如今,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所藏的檔案數(shù)量和質量在全國反倒名列前茅。而且,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館藏檔案,一直都被國內外學者關注,能夠公布出版,意義重大。(中國西藏網(wǎng) 記者/王淑 李元梅 賈華加)

      (責編: 胡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无码卡一,亚洲欧洲无码中文字幕,高清人人天天夜夜狠狠狠狠狠,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二三区 不卡精品视频福利 精品国产国产自在线观看 99精品只有久久精品免费
        <style id="utfaj"></style>

        <p id="utfaj"></p>
        <noscript id="utfaj"><meter id="utfaj"></meter></noscript><rp id="utfaj"><tbody id="utfaj"></tbody></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