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直擊!海拔5200米,科考隊員是如何工作的?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來自西藏大學生態(tài)環(huán)境學院的科考隊員張繼峰(左)在查看附著在石頭上的藻類生物(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青藏高原被科學界稱作“天然實驗室”,而珠峰及其附近地區(qū)則是其中一塊亟待被科學認知的璞玉。
2023年珠峰地區(qū)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一部分。自4月底以來,來自5支科考分隊13支科考小組的170名科考隊員,繼續(xù)聚焦水、生態(tài)和人類活動,在珠峰地區(qū)探索自然,追問科學,奮勇攀登。
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來到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一窺科考隊員的工作場景。
在珠峰海拔約5300米處,來自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考隊員邱海英在對冰前湖水樣滴定碳酸氫根濃度(5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來自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考隊員邱海英在檢測絨布冰川末端水質(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這是珠穆朗瑪峰(5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第二次青藏科考高海拔氣象梯度觀測小組負責人趙華標(中)在指導科考登頂隊隊員架設自動氣象站(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來自西藏大學生態(tài)環(huán)境學院的科考隊員在收集土壤樣本(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海拔約5300米處,來自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研究院的科考隊員薛雨昂在對冰川進行實時差分GPS定位(5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這是位于珠峰登山大本營的科考營地(5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海拔約5300米處,來自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考隊員在用水質儀檢測冰前湖水質(5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這是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研究院副院長康世昌。他的臉在珠峰海拔約6500米處完成科考任務時被曬脫皮(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海拔約5300米處,來自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研究院的科考隊員薛雨昂在對冰川進行實時差分GPS定位(5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來自西藏大學生態(tài)環(huán)境學院的科考隊員在收集水生生物樣本(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第二次青藏科考高海拔氣象梯度觀測小組負責人趙華標(中)在指導科考登頂隊隊員架設自動氣象站(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蘇濤(右)和同事在樣品自封袋上做標記(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來自西藏大學生態(tài)環(huán)境學院的科考隊員在測量土壤溫度(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海拔約5300米處,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研究院副院長康世昌(左)和科考隊員討論冰面湖的形成原因(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來自西藏大學生態(tài)環(huán)境學院的科考隊員在進行水生態(tài)調(diào)查(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來自西藏大學生態(tài)環(huán)境學院的科考隊員在收集水生生物樣本(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來自西藏大學生態(tài)環(huán)境學院的科考隊員在收集土壤樣本(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研究院副院長康世昌(右)在查看從珠峰海拔約6500米處鉆取的冰芯樣品(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來自西藏大學生態(tài)環(huán)境學院的科考隊員在采集水生生物樣本(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科研人員成功維護升級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站
23日凌晨3時,科考隊員從海拔8300米的珠峰突擊營地出發(fā),歷經(jīng)8小時攀登,于當日11時許抵達海拔8830米的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觀測站。[詳細] -
科考隊員在珠峰地區(qū)探索自然追問科學
青藏高原被科學界稱作“天然實驗室”,而珠峰及其附近地區(qū)則是其中一塊亟待被科學認知的璞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