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發(fā)新活力 國風再“破圈”
【大運走筆】
作者:朱曉帆
晚上十點多的大運村,依舊熱鬧非凡——國風美妝體驗區(qū)前擠滿了排隊體驗的外國運動員,一名皮膚黝黑的南非運動員正在描青黛、點花鈿,妝化好后還不忘拿出手機自拍欣賞,更是給展臺當起了推銷員。
夜晚在大運村走走逛逛,體驗體驗新津編繩、成都皮影、夾江年畫這些中國非遺制作技藝,是不少外國運動員最愛做的事。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好奇和向往,吸引著他們在各個展臺前駐足觀賞,流連忘返,對這些非遺技藝嘖嘖稱贊。
這些傳統(tǒng)技藝的體驗,再加上本屆大運會上隨處可見的成都傳統(tǒng)元素,激發(fā)了不少運動員探尋這座城市文化的欲望。大運會開幕式已經(jīng)過去三天,但提到開幕式上的種種,外國運動員依然驚嘆于“太陽神鳥”的倒計時、三星堆青銅立人、蜀繡制成的引導牌等充滿神秘又極具美感的瞬間。國風的魅力,使得“在這座城市走一走,看看這里的人,體驗體驗這里的文化”成為許多運動員賽后的必打卡項目。
了解一種文化、愛上一種文化、傳承一種文化。在大運會的武術賽場上,那些身著唐裝、手綁束腕、金發(fā)碧眼的外國選手的表現(xiàn)驚艷四座,那一招一式,絕非一日之功:來自中國臺北的陳岳禧練武已有14年了;法國選手埃文·德魯奧·洛安因為成龍的電影愛上了武術;來自美國的劉岳青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名學生,除了上課做實驗,她的課余時間都留給了練武和推廣武術的公益活動……可以說,能在外國運動員身上看到對武術的這份堅持和熱愛,很是珍貴,這也剛好詮釋了文化與競技的“雙向奔赴”。
除了競技交流,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成為各國運動員締結友誼的重要紐帶。在大運村,隨處可見運動員交換徽章、吉祥物的場景:從這些小物件上了解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內涵,再聊到當?shù)氐娘L土人情,最后互加好友相約“下次見”??缭絿H的友誼,就這么來了。
喝蓋碗茶、打太極、模仿成都話、學川劇變臉……無一不是給參賽的運動員們帶來一場中國式美學的沉浸體驗。傳統(tǒng)文化流量密碼不在于眼花繚亂的舞臺美術和限量版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這些華麗的外衣下,能打動人心的內里還是在于如何解讀、如何傳達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髓,如何采用恰當?shù)姆绞郊ぐl(fā)國際友人們內心的文化認同。
國際交流早已不被語言和文化所限制。國風在大運會的“再破圈”告訴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等待著我們煥發(fā)它們新的活力。我們樂見中國文化能夠如此的詩意綻放,更期待全世界通過大運會這個舞臺,看到中國獨特的文化魅力。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1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