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濃濃年味 賀新春佳節(jié)
當(dāng)馬路兩側(cè)掛起了紅燈籠樣式的街燈,行道樹披上了閃亮的燈球,整個城市被裝點得紅彤彤、喜洋洋時,我們知道,春節(jié)到了!如今,游園、逛廟會,電影院、博物館里過大年,城市里的新年活動越來越豐富、現(xiàn)代、富有文化味。
讓我們跟隨作家的腳步,走進一座座城:感受哈爾濱的冰雪魅力、星城長沙的煙火人氣、古城太原的文化底蘊、重慶街巷的濃郁年味……在一座座城里,品年味,賞年景,同賀新春佳節(jié)!
——編 者
家的味道 年的味道
阿 成
一進臘月門兒,哈爾濱家家戶戶就開始張羅年貨了。首選是各種凍菜,還有必不可少的凍梨、凍山楂、凍柿子。炒好的瓜子也可以凍上,什么時候拿出來吃都是脆的。還要事先包好餃子、黏豆包、年糕、棗饅頭、糖三角等等,準(zhǔn)備好整個正月夠一家人吃的美食。早年尋常百姓家大多沒有冰箱,就把這些年貨放在戶外的大缸里凍,再在上面埋上雪,這樣拿出來吃總是新鮮的。即便是今天,許多人家依然還是用這種方式。
記得少年時,母親包餃子的時候,鄰居的大嬸兒們都過來幫忙。和好幾盆餃子餡兒,今天幫你家包,明天幫她家包,婦女們一邊包餃子一邊聊天兒。包好了餃子,一蓋簾一蓋簾地放在外面凍上。準(zhǔn)備過年的面食當(dāng)中,母親還會格外做面刺猬(刺猬的嘴里含上一枚銅錢)、佛手、棗花籃兒。這都是從我母親的母親那里,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手藝。即便是到了智能時代的今天,我依舊做這樣的傳統(tǒng)面食,不消說這是向母親致敬,也是向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致敬。
家家戶戶也開始準(zhǔn)備春聯(lián)。哪一個百姓大院兒里沒有“秀才”呢?這時正該秀才大顯身手了。七紫三羊,歙硯徽墨,筆走龍蛇為眾鄰居寫春聯(lián):“梅花開五福,竹葉報三多”“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業(yè)興”……這家家戶戶的春聯(lián)喲,處處彰顯了詩國之美。
盡管家家都準(zhǔn)備年夜飯,內(nèi)容上諸多相似,但是風(fēng)騷各領(lǐng)。除了各種美味佳肴,大年夜,父親一定會給孩子們做拔絲土豆和炸土豆條。脆脆的土豆條炸好后撒上白糖,跟現(xiàn)在快餐店里賣的差不多,甚至更好吃。此外還有炸茄盒,這是我家過年的保留菜,香噴噴的,一直傳至如今的大年除夕。家人團聚的餐桌上,一定要有紅腸,紅腸紅腸,寓意紅紅火火、鴻運長久。有人喝白酒、啤酒,有人喝秋林公司獨家生產(chǎn)的甜甜的黑豆蜜酒。即便到了今天,這種甜酒依然傲立在哈爾濱尋常百姓家的家宴上。孩子們喝什么呢?北冰洋汽水。當(dāng)然,而今春節(jié)供孩子們喝的飲料就更多了。這就是家的味道,年的味道。
除夕,一家人在一起包餃子。除夕的餃子有三種餡,一種是白菜餡的,白菜者,財也。一種是韭菜餡的,寓意長長久久。另一種是芹菜餡的,寓意一家人新的一年,要秉持勤勤懇懇的家風(fēng)。有的餃子里面要放上硬幣、糖和棗。錢是有財運,糖是甜蜜,棗是順順當(dāng)當(dāng)。誰吃到了,老爸還要額外給個小紅包呢。
兒時的除夕,一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守歲。這時候,父親照例講家史和家訓(xùn)。一邊喝茶水、嗑瓜子,一邊講他的父母和爺爺奶奶的故事。孩子們要是困了,母親會把凍梨、凍柿子、凍沙果放在涼水里緩上。吃一口,又甜又涼,人頓時精神起來。記得父親常說:“一分精神一分財,十分精神抖起來?!倍?,我照例要給我的孩子們講我父母和爺爺奶奶的故事。
斗轉(zhuǎn)星移。現(xiàn)在很多哈爾濱的年輕人喜歡在除夕的晚上,逛一逛風(fēng)情萬種的中央大街,去瓊樓玉宇似的“冰雪大世界”游玩?!把╋w當(dāng)夢蝶,風(fēng)度幾驚人?!毖┛羁畹叵轮?,踏雪的年輕人伸出手來,讓精巧的雪花一片兒一片兒,落在手心里。這纖美如翼的雪花里蘊藏著你的夢啊……
不少外地游客也跑到哈爾濱,體驗一下“濱濱”“妮妮”冰天雪地過大年的別樣風(fēng)情。冰雪大世界更加嫵媚妖嬈,展示著冰雕雪塑的萬種之美、千樣之奇、無窮之妙,讓凍得直淌清鼻涕的游客們挪不動步啦。在《我愛你塞北的雪》歌聲伴隨下,人們在雪地上打滾、坐雪爬犁、潑雪、拍照、擼串兒、吃冰棍、放煙花、觀賞各種各樣的文藝表演,在一起歡天喜地過大年。
紅燈籠、中國結(jié),參差錯落,鋪天蓋地,這不夜的雪國冰城喲,與星漢交輝,與天宮媲美。恰是瑞雪紛飛時,萬紫千紅的火樹銀花,把尋常百姓對未來的期許和夢想,裝點得那樣絢麗多姿。
年味漫星城
馬笑泉
趁著周日,陪女兒去小區(qū)臨街門面理發(fā)。店里坐滿了人。店主捉著胖鯽魚般的電動剪,正忙得不可開交。因為熟識的緣故,他答應(yīng)盡快給女兒剪。又言,過幾天就關(guān)店回常德,元宵節(jié)后再回來。
無論是新年前扎堆理發(fā)導(dǎo)致價格上漲還是正月十五后重新開張,我都不意外。全湖南皆如此,不獨長沙。雖然發(fā)型年年翻新,一些古老的習(xí)俗和規(guī)矩仍在延續(xù),雷打不動。比如,提前備好給長輩和晚輩的大小紅包。
女兒睜大眼睛,看著鏡子,嚴密監(jiān)督理發(fā)師對她那頭秀發(fā)的處理,并隨時提出意見。趁這個空當(dāng),我轉(zhuǎn)到隔壁超市去取快遞。超市主人是一對八〇后夫婦,生了三個娃,還把一間小門面擴展成了兩個門面兼帶在屋后開辟一個快遞驛站。走進去時,有人正問他倆春節(jié)開不開門。女主人堅定且大聲地說,開門!
長沙有許多像他們這樣從湖南其他市州過來的小生意人,憑著拼勁和韌性在省城扎下根。今年,他倆打破回鄉(xiāng)過年的習(xí)俗,把父母從大山深處接到省城,定要接住春節(jié)這波營業(yè)流。因為有他們,整個春節(jié)假期,走在長沙任何一條街上,你不用擔(dān)心買不到一瓶水、一個拜年大禮包,或者吃不上一碗粉。當(dāng)然,美甲店或手機維修店大抵會關(guān)門,但事關(guān)飲食和娛樂的部分,始終熱騰騰地冒著煙火氣,讓每一個留在這里過年的人感到安心。
回到家中,妻子正背靠沙發(fā)坐在烤火箱上。她的童年和少年時,整個春節(jié)期間基本上是坐在古城武岡半人高的火柜里度過的,身下不是導(dǎo)熱的云母板,而是一大盆燃燒著鄉(xiāng)愁的炭火。她正在手機購物軟件中殷勤添貨,迎接即將到來的“年貨節(jié)”。
購買年貨仍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興奮點,只是方式大不相同。三十多年前,每到年關(guān),下河街一帶,攤位如龍,人聲鼎沸,連藏在湘江深處的魚蝦也忍不住探出頭來。二十多年前,高橋批發(fā)大市場在南面崛起,各個省份的特色年貨匯集于此,品種之新鮮繁多,讓提著籃子網(wǎng)兜從票證年代一路走過來的長沙娭毑們目不暇接驚嘆連連。如今娭毑們依然會在年關(guān)將近時云集高橋大展身手,只是籃子網(wǎng)兜普遍換成了拖車,而且有兒子女婿們開車接送。新一代當(dāng)家的年輕主婦們,則更喜歡安坐家中,在輕巧的滑動與點擊中從容選擇從世界各地匯聚網(wǎng)上的年貨。年味,在網(wǎng)絡(luò)上已先行一步漫溢開來。
下午我收到了飯店經(jīng)理的微信,再次跟我確認年夜飯的時間和菜單。一個月前我便預(yù)訂了下午四點半到六點半這個時段的年夜飯,至于晚上七點到九點那個時間段,難以插進。我選擇這家并不算近的飯店,是因為菜單十二味佳肴富有長沙特色,深得我心。十二道菜中自然少不了一條全魚。過去家中除夕夜食魚,頭尾不動,只吃一面,初一當(dāng)天再翻過來,看上去又是一條整魚,寓意年年有余。如今只要家人團聚,吃得開心,長輩們也就心滿意足,不再過多講究這些細節(jié)。想起小時候大年夜媽媽和外婆在廚房里忙碌,那時物資尚不豐裕,八大碗是常例,上十道菜已是殷實之家。小輩們聞著香氣開始咽口水,我心中則生出一抹難以言說的惆悵。有些場景還能延續(xù),有些場景卻一去不復(fù)返。
去年春節(jié),眾多外地游客涌現(xiàn)長沙街頭。那些習(xí)慣回老家過年的新長沙人,笑稱自己是騰出地方給客人們過年。世居本地的長沙老口子,則宣稱自己從未見過這么多外地客人涌入星城過年。
長沙以流光溢彩的夜生活和眾多網(wǎng)紅打卡地吸引四面八方的客人。糖油粑粑、臭豆腐、梅菜扣肉餅,還有屆時動輒需要排隊五六十桌起的各大湘菜館,共同傳遞出延續(xù)傳統(tǒng)又富有新意的長沙年味。在此,我想溫馨提醒一下:外省的朋友們,倒不必定要在人潮洶涌的黃興路、解放西路、坡子街、太平老街、西文廟坪等地扎堆,湘江兩岸六個區(qū),大街小巷里有無數(shù)充滿煙火氣的餐館和旅店在向你伸開雙臂。長沙,不僅僅是不夜城,也不僅僅是網(wǎng)紅城,更是你在街上拐個彎便能尋到餐館、小超市和整潔公廁的日常舒適之城。
掛上了紅燈籠
蔣 殊
一股濃烈的醋味襲來時,才意識到前面已經(jīng)排到大街上的長長的隊伍是打醋人的隊伍。我沒有多么愛吃醋,但每遇到這支隊伍,總會被感染得加入其中。一直覺得,這些寒風(fēng)中排長隊打醋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吃醋人。他們不去超市購買包裝精美的產(chǎn)品,而要擁到一個簡陋的醋坊排隊。他們手拎一兩個空壺,有人干脆拎著剛剛喝完的容量達十升的礦泉水桶,進店后隔著柜臺遞過去,看店員從大缸中將醋一勺勺舀出來,并順著那只被醋浸泡得發(fā)黑的漏斗暢快灌入。
醋味,好足。平常的飯桌偶爾空了醋壺,倒可以在家門口的超市買一袋簡裝款將就,但過年必得親自到場,打一壺寧化府的老醋。自己吃,給老家的父母帶,當(dāng)然也寄去遠方。包裝簡陋,因此收貨人必是真友人。
排隊時遇到熟人,便要攀談一陣,女人必然要從“準(zhǔn)備好沒有”“燙頭了嗎”這些閑話切入;而男人會從“要回老家嗎”過渡到“多好啊,可以放炮了”這樣的小歡喜。
年味,就從這滿街彌漫的老陳醋味道中拉開帷幕。
工作的人照常工作,會議甚至多起來,手上的活也緊起來,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會掛一句“再不辦就過年了啊!”每個人都很忙,但這忙碌中必須穿插一些必不可少的聚會。普通朋友間趁著年前聚一聚,喝一頓短暫告別、除舊迎新的酒。
街上的車流,變戲法般一天少過一天,最終街道暢通得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有些恍惚。城市突然間就煥然一新了,街道兩旁總是滿當(dāng)當(dāng)?shù)能囄积R刷刷空出來,路兩旁樹上不同造型的紅燈籠爭先恐后掛出來。
大門、小門,單位門、家門,一副副紅彤彤的對聯(lián)登場亮相,迎來屬于它們的高光時刻。
有零星的鞭炮聲傳來。
有密集的鑼鼓聲傳來。
離過年還有一周,鐘樓街上的龍獅表演已經(jīng)擺開陣勢。隊伍中,就有“過年好”三個字隱隱約約傳來。
我是參加工作之后,才在太原這座城市學(xué)會問候“過年好”的。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語,蘊含著無限豐富的祝福。訪親拜友的同時,便要一路感受這座城市的年味:公園的燈會、圖書館的書香、古城的詩意、劇院的好戲、商圈的誘惑、城郊的秧歌隊……
還有新鮮的嗎?
“來哇!龍年龍城,打卡百座博物館!”一聲純正的太原話喊過來。
離過年還有一段時間時,太原市文物局就已經(jīng)吆喝上了。此時從忙碌中抬起頭的人們一陣豁然——太原近年來一直在打造“博物館之城”呀!于是自然跟著數(shù)一數(shù),再去最新的看一看。
也才發(fā)現(xiàn),在進入2024年之后,太原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已經(jīng)有兩座博物館相繼亮相。一座是太原稻田民俗文化博物館。從民間收集來的一千多件代表晉商文化、民俗文化、農(nóng)耕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老物件整裝亮相。
另一座,就是代號101的晉陽古城考古博物館。這座開館不久的博物館,是晉陽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晉陽古城遺址是國內(nèi)唯一可以完整展示唐代都城布局的大型文化遺址,是太原這座城市歷史發(fā)展的實物見證。
走過館內(nèi)五個篇章,就是太原滄桑而輝煌的文明之旅。時空在這里是靜止的,也是流動的。晉陽古城的宏大建造、漢代城內(nèi)的火熱生活、晚唐時期的三晉藝術(shù)、錦繡太原城的今日盛景,像城內(nèi)那一泓汾河水,逶迤而來。
自公元前497年筑晉陽城至今,太原這座城歷經(jīng)水與火的洗禮,已經(jīng)走過兩千五百多年。
啥也不說,去打卡!向這座城市一代代創(chuàng)建者、保衛(wèi)者與推動者們,問一聲“過年好!”
錦繡社區(qū)新年景
汪 漁
距離錦繡城幾百米,有一個城市輕軌的出入口。
從這里進去,搭乘軌道交通向南,幾分鐘便能到達重慶市區(qū)。那里有兩江匯流的朝天門、星光四射的解放碑、氣象萬千的洪崖洞;向北,是朝氣蓬勃的兩江新區(qū),以及開闊無邊的原野。
從這里出來,目標(biāo)只有一個,所有的腳步,都指向重慶郊外新城的家。
臘月里,剛到出口,就遇上劉老伯也要回家。
錦繡城是擁有五萬人口的大型社區(qū)。我對社區(qū)里的大多數(shù)人,茫然如同對社區(qū)里數(shù)不勝數(shù)的窗口,無論燈光熄滅或是亮起,我都無法猜到窗口后面的故事。然而,我對劉老伯卻很熟悉。劉老伯原是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負責(zé)人。他在農(nóng)村老家有房子,錦繡城也有房子,樂意住哪就住哪。劉老伯為人熱情,許多人熟悉他,他也認識許多人。
眼見劉老伯背上背的手上拎的東西不少,我連忙幫他分擔(dān),邊走邊聊。他說往年都在鄉(xiāng)下過年,今年因為孫子要回重慶,就提前回了一趟老家。說著說著,他把背包放在地上,翻出一本發(fā)黃的抄本。“這是我們劉氏家譜。”他指著譜上工工整整的毛筆小楷,開始了自問自答。
“家譜是書嗎?是路,一條子孫后代回家的路!”
“為什么過年找回這本家譜?要用它告訴孫子,無論走多遠,也要到鄉(xiāng)土中去尋根。”
見我對他的話很是贊同,他昂首闊步起來,我們很快走到錦繡城門口。
“呀,大變化,大變化!”劉老伯有些驚詫地停下腳步。他是臘月初回的老家,一陣子沒見,社區(qū)門口的廣場上已是另一番景象。一排排顏色鮮艷的帳篷占據(jù)了整個廣場,政府部門組織的“年貨節(jié)”吸引著無數(shù)人。
劉老伯說:“我們也看看熱鬧!”他一個帳篷一個帳篷檢視,很是自得地辨認出琳瑯滿目的商品:彭水香椿醬菜、紫蘇油,江津麻辣魚調(diào)料、花椒原漿油,銅梁茶樹精油、葛粉,石柱莼菜、黃連,萬州烤魚調(diào)料、蒸飯木桶……
我想早點回家,兩次扯他衣袖,他才依依不舍走進社區(qū)大門。社區(qū)那棵高大的黃葛樹依然蔥翠,樹下的矮幾還在,幾把竹椅還在,椅上的幾位老朋友也在。其中一位姓李,北方人。因為被公司長期派駐重慶,愛上了重慶,就不打算離開重慶了。他有個愛好,在網(wǎng)上寫玄幻小說。寫累了,便到黃葛樹下請人喝茶,跟人聊天。
但見劉老伯一一打過招呼后,很快對小李說出一句:“你今天的茶變了!”他以前請人喝茶,無非四種:玻璃茶(白開水)、沱茶、素茶(綠茶)、香片(茉莉花茶)。小李用怪腔怪調(diào)的重慶話回答:“小船要過千帆浪,大水不淹自家人。不是到龍年了嘛?龍年,喝龍井呀?!?/p>
嘻嘻哈哈聲中,我們經(jīng)過22棟樓房。劉老伯遠遠吼了一聲:“余九千,余老板!”
余九千近幾年服務(wù)于“西部陸海新通道”,忙到年底回家,帶回了年貨。只見他的妻子,專程下樓來接他。余九千的兒子,舉著個氣球跟在他身后,咿咿呀呀念著“城門城門幾丈高,城門三十六丈高,騎馬馬來坐轎轎,走進錦繡城,到處繞繞?!?/p>
“到處繞繞”,也說出了我的心思。
好不容易走到劉老伯家,他老伴和孫子已迎在門口。孫子在境外念了碩士念博士,兩三年沒回重慶過年了。他孫子說:“我回來看煙花,去年除夕沒看成,遺憾了一整年!”
去年除夕之夜,在朝天門,在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處,首屆重慶都市藝術(shù)節(jié)焰火表演驚艷亮相。禮花朵朵似流霞,江水滔滔如春潮,被染紅的城市上空,輪番驚現(xiàn)盛開的山茶花、怒放的牡丹花、昂揚的黃葛樹、起航的大輪船……
放下劉老伯的土特產(chǎn),和他一家互道了“新年快樂”。返家途中,看到社區(qū)里的蠟梅,正迎風(fēng)綻放,忽然有溫暖和美好襲上心頭。我曾想面朝所有大海、踏訪所有名山、暢游所有大河。然而此刻,我只想認識社區(qū)里的每一個人。我們是城里“鄉(xiāng)親”,我要祝福他們新年快樂,祝愿他們寂寞時能夠唱歌,期盼時都有答案。
我想,人生不應(yīng)只有匆忙,放慢腳步也很有意思。于是有了入住錦繡城十多年來的第一次爬樓梯回家。
一樓有個教育機構(gòu),只見滿地紅紙,墨跡未干,寫著“龍行龘龘,前程朤朤”。
三樓,一名攝影師正要出門,他要拍攝山城夜景。
七樓,聽到有人彈琴,駐足辨聽,《春節(jié)序曲》。
十三樓,有位老人在教娃娃念兒歌: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
打開自家房門,飯菜已經(jīng)上桌,臘八粥的香味、米酒的香味、臘肉的香味撲面而來。我輕輕叫了一聲:“年味!”
版式設(shè)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14日 08 版)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