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4日電 題:40位藏族青少年結(jié)束北京之旅
作者 朱賀
40位來自青海玉樹的藏族青少年4日結(jié)束北京參訪之旅。這群平均年齡十三四歲的孩子來自玉樹州兒童福利院,日前通過“三江源·北京情·中國心——青海玉樹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動來到北京參訪交流,活動由中國新聞社、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北京援青指揮部主辦,中國新聞網(wǎng)承辦,中新公益協(xié)辦。
五天行程中,孩子們步入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感受奧林匹克精神;走進故宮、長城,聆聽中華文化課;與北京青少年展開友誼賽,并作為球童亮相中超,成為全場焦點;與北京小朋友共度兒童節(jié)……男孩女孩們在北京經(jīng)歷許多“人生第一次”,擁有了特別的“六一”記憶。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6月4日清晨,在數(shù)天充實的行程之后,“青海玉樹藏族青少年北京行”活動的40名藏族孩子踏上了歸程。圖為藏族孩子們在機場合影留念。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加油,足球少年!”
在足球氛圍濃厚的玉樹州長大,青少年們大部分接觸足球已有三四年。他們在2日晚北京國安對陣長春亞泰的中超比賽上,與四萬六千余名觀眾一同觀看賽事。
賽前,6名少年身穿藏族服飾,作為球童與球員牽手步入綠茵場,成為全場焦點。國安17號球員楊立瑜牽著12歲的西力才仁入場。比賽中楊立瑜射門成功,西力才仁在看臺上也站起來鼓掌為他祝賀。
“原來身臨其境是這種感覺?!蹦嗣啦湃手辉陔娨暽嫌^看過足球直播,如今現(xiàn)場觀賽,他被球迷的熱情感染、一起歡呼,“互動感很強”。
“激動”“興奮”“高興”……說起第一次在綠茵場上踢球、第一次成為球童、第一次現(xiàn)場觀看足球賽的感受,孩子們這樣形容。
“加油,足球少年!”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在該校舉行的交流活動中寄語孩子們。她也歡迎他們常到北京來,在專業(yè)體育場多踢幾場球,享受運動樂趣。
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圖為北京國安小球員陳小北和7歲的俄金仁增在一起觀看場內(nèi)播放的紀錄片。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課堂上的同頻共振
坐在中央民族大學的教室里,孩子們聆聽了一堂生動的中華文化課。
主講人蒙曼向孩子們介紹,風靡唐代的馬球是由藏族同胞發(fā)明的,早在數(shù)千年前就傳入中原,此后流傳到許多地區(qū)。她說,今天的足球少年應該了解這些歷史淵源。
當蒙曼提問,“唐代邊塞詩人王昌齡有一首以‘青?!_頭的詩,大家知道嗎?”話音剛落,臺下的藏族少年阿斌便背出了《從軍行七首·其四》,收獲了小伙伴們的熱烈掌聲。
阿斌說,他為能與蒙曼互動感到開心。在課上了解到足球在中國發(fā)展的淵源,而他自己最愛的運動就是足球,希望以后可以到北京求學。
同樣喜歡背詩的13歲女孩卓瑪措告訴記者,語文是她最擅長的科目。如果把北京之旅寫進作文,她會這樣描述故宮——仿佛走進了歷史課本。
“那一刻,我們在同頻共振?!泵陕谡n后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的寶貴財富,每個人都會為之震撼、感動,并從中汲取力量。而民族間的交往就像孩子交朋友,交往越多,越能發(fā)現(xiàn)對方的優(yōu)點。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圖為藏族青少年們參觀民族博物館。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讓種子發(fā)芽
被問起長大后的夢想,參訪團中的16歲女孩鬧增拉毛說想當一名法官。在中央民族大學的交流會后,她收獲了該校法學院藏族學生普毛德吉的祝福:愿你早日成為一名優(yōu)秀、仁愛、勇敢的高原法官。
12歲的西力才仁喜歡畫鳥,他送給北京叔叔阿姨的畫中,一只黑頸鶴立在草甸上。他告訴記者,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在玉樹棲息、繁衍?;仡櫛本┬谐?,這名小小畫家打算牢牢記住故宮、鳥巢的樣子,并將其放入畫中。
14歲的乃美才仁球齡四年,他想向阿根廷球員馬丁內(nèi)斯看齊,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守門員。馬丁內(nèi)斯在去年的卡塔爾世界杯決賽中助力阿根廷奪冠,乃美才仁贊賞他勇?lián)熑蔚木瘛?/p>
演員、警察、教師、運動員、畫家……夢想的種子正在這些男孩女孩心中悄悄發(fā)芽。同行的福利院老師東周文德說,希望此行能讓孩子們體會到,無論遇到什么挫折,都一定要有自信,要有勇氣去實現(xiàn)夢想。(完)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