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10周年)匯豐銀行主席王冬勝:香港銀行業(yè)可成“一帶一路”建設金融橋梁
中新社香港10月12日電 題:匯豐銀行主席王冬勝:香港銀行業(yè)可成“一帶一路”建設金融橋梁
中新社記者 戴夢嵐 韓星童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面向下一個十年,香港如何更好滿足“一帶一路”建設多樣化融資需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簡稱“匯豐銀行”)主席王冬勝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坐擁“一國兩制”之利,香港銀行業(yè)可成為“一帶一路”建設金融橋梁。
回顧“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的發(fā)展,王冬勝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yè)務樞紐,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不斷豐富人民幣產品生態(tài)圈,取得積極成效。
他提到,2007年,第一筆離岸人民幣債券在香港發(fā)行;2009年,人民幣貿易結算在香港啟動;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yè)務樞紐的作用更加凸顯。許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現在用人民幣做生意,他們可以用人民幣在香港發(fā)債、融資、投資,香港變成一個人民幣資金池,不同類型的人民幣產品愈加豐富。
“人民幣國際化不只是看一個國家是否用人民幣做儲備貨幣和貿易結算,最重要的是民眾對人民幣有沒有信心。”王冬勝認為,長遠來講,各國民眾對人民幣接觸越多,將培養(yǎng)使用人民幣的習慣,從而提升對人民幣的信心。
作為一家有悠久歷史的國際銀行,匯豐銀行目前在亞太區(qū)大部分國家和地區(qū)都有分支機構,有的分行歷史超過百年。王冬勝說,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它代表的不僅是貨幣可以自由流通兌換,最重要的是各國文化在此交流,因此香港金融業(yè)熟悉不同國家的法律、客戶喜好和風險情況。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香港和匯豐都扮演著橋梁的角色,發(fā)揮自身所長協(xié)助內地企業(yè)、機構“走出去”,幫助把外資“引進來”。
“綠色絲綢之路”是實現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支柱。有機構預計,亞洲未來30年的氣候投資需求約66萬億美元。王冬勝表示,可以通過在香港發(fā)行綠色債券,將香港打造成為綠色金融融資中心。匯豐的目標是努力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自身運營的零排放,并在2050年實現“零碳”融資和投資組合。
王冬勝說,銀行不可能懂得所有行業(yè)的商業(yè)模式和零排放策略,因此其中蘊藏著很多商業(yè)機會。首先需要一些咨詢公司,它們不僅了解不同行業(yè)的碳排放情況,而且懂得怎樣推動企業(yè)跟銀行合作。其次,在實現零排放的過渡期,銀行可以通過提供貸款或者融資,幫助企業(yè)購買實現零排放的設備和技術。最后,碳排放權交易也很重要,他了解到國家已在上海設立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交易中心,有序推進實現“雙碳”目標。
談及近年一些跨國企業(yè)將亞太總部遷離香港,有評論擔憂香港會失去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王冬勝說:“我從事銀行業(yè)的四十多年,見過許多次金融危機,每次都有人說‘香港完了’,但香港每次都能重新起來。”
他說,香港有國家在身后,有龐大的內地市場支持。當下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香港“一國兩制”的優(yōu)勢依然存在,普通法根基深厚,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鞏固,并且正在打造創(chuàng)科中心。香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擴大自身的吸引力,“我對香港很有信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