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媒訪“萬里長江第一古鎮(zhèn)”李莊 品歷史韻與“人間味”
中新網宜賓4月19日電 (王利文 祝歡)第一次品嘗李莊白肉時,澳大利亞澳華電視傳媒集團副總裁楊軍就對其又薄又大的外形印象深刻,一片菜刀大小的白肉,晶瑩剔透,色澤如玉,薄可透光,纖維盡顯。他學著用筷子夾住白肉一端,順時針一甩,薄如書頁的白肉順勢裹住筷子,再將白肉在油辣子蘸料上“蜻蜓點水”,放入口中細嫩化渣,肉的清香伴著蘸料的濃郁在味蕾“綻放”。
17日至18日,由中國新聞社聯合川渝兩地統(tǒng)戰(zhàn)部門和宣傳部門組織的“行走中國·2023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川渝行”參訪團走進“萬里長江第一城”四川宜賓。本次走進宜賓的活動由宜賓市委宣傳部、宜賓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承辦。來自美國、加拿大、比利時等21個國家的28家主流華文媒體高層,走進位于四川宜賓的“萬里長江第一古鎮(zhèn)”李莊,探訪李莊文化抗戰(zhàn)博物館、品嘗李莊白肉等特色美食,感悟歷史厚重,尋覓“人間味”。
坐落于宜賓長江南岸的李莊古鎮(zhèn)是水路重鎮(zhèn),千年歷史孕育了名傳四方的白肉、白酒、白糕(被譽為“李莊三白”)等美食。這一“人間味”在歷史韻的助力下名聲遠揚。
因肉片薄長且用筷子裹食的吃法,李莊白肉曾被當地人稱作“裹腳肉”。時任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陶孟和在李莊品嘗后,被其獨特風味吸引,又覺“裹腳肉”之名難登大雅,于是提議改稱“李莊刀口蒜泥白肉”。
通過這道美食,李莊波瀾壯闊的文化抗戰(zhàn)史浮現眼前。作為中國“四大抗戰(zhàn)文化中心”之一,李莊古鎮(zhèn)為顛沛流離的專家學者安下了“一張安靜的書桌”,在戰(zhàn)火中開辟出一方學術天地。梁思成的《中國建筑史》在此完稿,董作賓的《殷歷譜》在此問世,童第周、王世襄、李霖燦等學者都在此完成了重要論著,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等舊址如今依舊屹立。
走進位于月亮田景區(qū)的李莊文化抗戰(zhàn)博物館,“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李莊鄉(xiāng)紳1940年發(fā)出的16字電文映入眼簾?!袄钋f厚重的歷史造就了傳奇?!奔幽么蟆都t楓林》副總編輯姚風明坦言,未曾想過宜賓這個川南小城不僅藏有“萬里長江第一古鎮(zhèn)”,還是“大師學者第二故鄉(xiāng)”。
為賡續(xù)歷史文脈,2020年,李莊啟動古鎮(zhèn)更新,有著豐富古建筑保護經驗的華采堂設計集團對李莊進行升級改造?!耙火^一址一池一街24院”布局在梁思成、林徽因曾經居住的月亮田,“一館”是李莊文化抗戰(zhàn)博物館,“一址”即中國營造學社舊址,皆濃縮了烽火歲月中的家國情懷。
如今,升級完善的李莊,“人間味”與歷史韻共存。清水穿鎮(zhèn)、黑瓦白墻、田園圍繞,民宿、特色餐飲、沉浸式商業(yè)、民藝聚落、文創(chuàng)商品等一應俱全。據了解,今年正月初一,李莊古鎮(zhèn)接待游客數量約4萬人次,隨著旅游功能承載力增強,文旅產業(yè)跑出了“加速度”。
海外華文媒體高層一行一邊欣賞著李莊古鎮(zhèn)的沿途風景,一邊用相機和手機攝錄“美好瞬間”。姚風明表示,作為海外華文媒體,他想用所在的媒體平臺去講述李莊故事,而李莊獨特的魅力,可能讓他未來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