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抗旱保電,關乎糧食和經濟大局
■ 社論
此次旱情與電力供應缺口,也警示我們對于氣候災害、糧食與能源安全需有更多未雨綢繆的應對之策。
近期,南方多地遭遇持續(xù)高溫天氣。來自水利部的消息顯示,截至目前,長江流域部分地區(qū)連續(xù)無雨日超過20天;流域大部高溫日超過15天,中下游部分地區(qū)超過30天。與此同時,受高溫帶來空調降溫用電需求激增、干旱導致水電發(fā)電量低于預期等因素影響,多地電力供應出現缺口。據國家電網消息,入夏以來,公司經營區(qū)用電負荷大幅增長,5個區(qū)域電網和19個省級電網負荷屢創(chuàng)新高。
持續(xù)高溫之下,有效抗旱和保電力正常供應,已成為當前多地面臨的頭等大事。為有效應對旱情,多地采取了人工增雨、強化水利調度等多種方式。三峽水庫也開啟“緊急補水”模式,向長江中下游補水。同時,金沙江下游梯級水庫群也同期開展補水調度。這有望給多地緩解旱情“雪中送炭”。
眼下距秋糧收獲僅有一個多月時間,正是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抗旱、保供水,還需多些緊迫性。8月17日,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就作出最新部署,要求落實好抗旱責任,強化三峽等骨干工程水量調度,優(yōu)化水資源配置,全力保障工農業(yè)生產用水,最大程度減輕干旱影響和損失。這樣的要求,需爭分奪秒地落實好。
和抗旱一樣,保電力供應也同樣具有相當的緊迫性。近段時間,安徽、浙江、江蘇、四川、重慶等多地都出現用電緊張,紛紛啟動“有序用電”,要求工業(yè)企業(yè)錯峰生產、保障民生用電。甚至,一些地方還啟動了“工業(yè)電力用戶生產全停,放高溫假”的方案。而成都等地的商場、地鐵等都開啟了限電模式。這表明,此次電力供應緊缺的影響已經波及基本民生領域。對此,需予以高度重視,強化底線思維。
日前,國家電網已要求發(fā)揮大電網資源配置作用,組織跨區(qū)跨省余缺互濟,最大限度支援川渝地區(qū)電力供應。當然,面對罕見的電力供應缺口,進一步科學統籌好生活與生產用電需求,引導居民科學用電,指導企業(yè)錯峰生產,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節(jié)約用電,以提高用電效能,在當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不過,面對多地同時出現的電力供應緊張局面,除了優(yōu)化電網資源配置、提升用電效能,還應該注重在拓寬電力供應增量上想辦法。如及時挖掘煤、氣電源供給,最大化提升發(fā)電能力等。
應該看到,緩解多地的電力供應缺口,既需要地方努力,也有賴于各地、各部門在更高層面做好統籌協調??傊?,在“全國一盤棋”基礎上推動電力資源的高效調度和余缺互濟,才能實現效率最大化。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大范圍供電缺口,恰好出現在上一輪疫情之后。眼下,正處于“經濟回穩(wěn)最吃勁的節(jié)點”,一些地方因為電力供應缺口不得不停工限電,恐會對經濟回穩(wěn)形成一定的沖擊。從這個角度看,多措并舉穩(wěn)電力,最大程度降低電力不足對企業(yè)生產的影響,實際也是穩(wěn)經濟的應有之義。
抗旱、保電,關乎糧食安全和經濟穩(wěn)定大局。當此之時,一手抓好調水抗旱,一手強化電力保供,就是保民生、穩(wěn)經濟,任何一個都需要竭盡全力,都不容有閃失。而著眼長遠,此次旱情與電力供應缺口,也警示我們對于氣候災害、糧食與能源安全需有更多未雨綢繆的應對之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