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瓶裝飲用水產品“走心”之問
【經濟觀察】瓶裝飲用水產品“走心”之問
瓶裝飲用水如今成為很多人的剛需。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瓶裝飲用水市場規(guī)模從2014年的1237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349億元。龐大的市場體量之下,有一個困擾消費者至少10年的小問題——部分瓶裝飲用水灌得太滿,無論怎么小心,都難免在擰開的時候灑出水。
對此的相關解釋五花八門:有的稱為了增強瓶體強度,防止運輸過程中癟瓶,一些廠商采用注氣的灌裝方法,另一些廠商則采用的是滿灌方法;有的猜測灌滿是為了讓消費者感覺到實惠;有的認為灌滿是為了保證水質不受污染;還有的則表示灌滿是為了讓實際水量與瓶體標注一致……
無論怎么解釋,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灌得太滿給飲用者造成了一點小麻煩,產品不夠人性化。對于生產企業(yè)來說,改進產品更多考慮的因素是成本和市場。從現(xiàn)狀來看,即便部分消費者發(fā)出質疑聲音,但綜合考慮不斷擴大的市場規(guī)模和換瓶或調整灌裝方法的成本,生產企業(yè)最終選擇的是舍掉消費者飲用時的方便。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龐大的國內市場和不夠豐富的產品供給讓很多制造企業(yè)“躺賺”,生產出來的東西只要質量沒有大問題總會有人用。但是,隨著供給越來越豐富,消費者的可選擇越來越多,“躺賺”的時代過去了。
同時,制造業(yè)產業(yè)鏈上消費者、生產者的關系正在重構,消費者占主導地位的特點日趨明顯。隨著人們的腰包鼓起來,在購物時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性價比不再是購物考量的唯一因素,多樣化、個性化、人性化的消費需求也隨之而來。
過去“躺賺”的生產者們該坐起來思考一下如何才能在滿足消費者功能訴求的同時,更進一步滿足他們的情感訴求,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甚至為他們創(chuàng)造價值。
往大了說,以消費者為中心是制造業(yè)未來發(fā)展的方向,以人更方便、更舒適為目的設計、生產產品是大勢所趨。往小了說,錢在消費者腰包里,生產企業(yè)得學會討喜。
以往是人要適應產品,如今是產品要適應人。實際上,一個充滿人性化的產品,往往是自帶溫度的。比如,有的廠商在飲料易拉罐上設置了盲文,方便盲人識別具體商品種類;有的口香糖廠商在包裝里配一些小紙片,方便消費者嚼完處理。這些設計算不上偉大,卻很“走心”,甚至是“暖心”。
而一旦一個產品能夠給人們提供極致的用戶體驗,讓人們感到便捷、舒適,人們往往愿意主動推薦給別人。尤其是在社交媒體發(fā)達的當下,分享已成生活常態(tài)。好口碑將為生產企業(yè)省去一大筆廣告費。
要實現(xiàn)產品人性化,不僅要走流水線,更要“走心”。好的產品離不開科技創(chuàng)新這個硬實力,同樣需要精細化管理、洞察消費者軟實力的加持。這將共同形成未來制造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需要貫穿到生產的全過程。只有在設計、生產環(huán)節(jié)多了解消費者需求,多與消費者互動,生產出來的產品才可能與消費者有情感上的連接。
那么,再回到瓶裝飲用水的問題上,企業(yè)能不能想想辦法,讓消費者擰瓶蓋的時候,不那么輕易就灑出水來?或者,在解決問題之前,給一個溫馨提示呢?
杜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