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滬”有你!萬人小區(qū)背后的默默堅守
上海閔行區(qū)夏朵園小區(qū)居住著3000多戶共1萬多居民,從3月11日一直封控至今,已經(jīng)35天了。4月12日、13日,上海最高溫度31度以上,記者在這個小區(qū)拍下了社區(qū)干部和志愿者在這30多天里、31度下的默默堅守。
高溫下配送物資 滴汗成水已是日常
每天上午都是物資配送的高峰期。社區(qū)黨總支副書記王曉敏帶領工作人員,頂著30多攝氏度的高溫挨家挨戶送去肉、菜、面包等食品。
中午十一點,獨居老人的午飯到了。在疫情發(fā)生后,獨居老人的送餐上門服務,從以往的每天一次,增加到了每天兩次,并且也擴展到了更多的困難家庭,如今王曉敏每天帶著志愿者們,為25戶人家送餐上門。
今年70歲的王阿姨,丈夫在2018年去世,家里還有一位有智力障礙的女兒,每天王曉敏和志愿者們送來的熱飯,一直讓她倍感溫暖。
夏朵園居民 王桂英:這個時期,那么忙的時候,還為我們(服務)。按理說像這個時期,顧其他事情顧不到我們了,但還是每天堅持送飯給我們,每天到手的飯都是暖暖的,對我們太好了,非常感動,重新又找回了家的感覺了。
小區(qū)里老人多,配藥需求也格外大,居委會每天要配送100多份藥品。辦公室里,病歷本疊成幾大摞。藥品包裝袋上,樓棟、門牌、姓名都一一標好。
居委會也會定期搜集社區(qū)居民的需求,特別是特殊人群。小區(qū)里的一位患者,需要接受三天一次的血液透析治療,由于家住4樓,陪伴的父親已經(jīng)76歲了,于是每次外出治療上下樓問題,都由社區(qū)民警和志愿者背著接力完成。
下午一點,王曉敏終于有了短暫的吃飯時間,脫下防護服,渾身已經(jīng)濕透。
上海市閔行區(qū)馬橋鎮(zhèn)夏朵園居民區(qū)黨總支副書記 王曉敏:因為今天天氣比較熱,其實我們很多的志愿者每天都是這樣的。我們每天都是穿上“大白”,最起碼要堅持5到6個小時以上,這樣的話一個是不浪費物資。第二個,我們也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只能是咬牙堅持著,每天都是這樣。
“我們必須堅守 總有人是逆行者”
3月11日凌晨,這個萬人小區(qū)開始封控。從那一天起,王曉敏和十多位居委會工作人員,便一直睡在居委會,堅持了30多天。小區(qū)封控時間長,居民們生活不便。為了讓每位居民有需求時,能夠隨時找到他們,王曉敏將他們的手機號公開。但是,對自己的家人,有時一天也打不上一個電話。
上海市閔行區(qū)馬橋鎮(zhèn)夏朵園居民區(qū)黨總支副書記 王曉敏:我們是共產(chǎn)黨員,在這個崗位上我們必須堅守,總有人是逆行者,總會有人頂在前面,把這項工作做好,把人民群眾保護在我們的身后,只要我們默默無聞去堅守著、去付出著,勝利的曙光一定會到來,而且最終的勝利一定是我們的,上海一定能戰(zhàn)勝這次疫情。
在王曉敏和同事們的帶動下,夏朵園小區(qū)已經(jīng)有400多位居民加入志愿者團隊。其中,很多都是他們幫助過的人。
志愿者 王月:干到晚上干不動為止,夫妻兩個一起來。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疫情,我們大家齊心合力。
夏朵園居民 王桂英:前段時間我就一直出來做志愿者,居委會他們對我太好了,就用我微薄的力量也回饋社會,做點好事。
志愿者 唐良超:居委會領導、很多志愿者、很多“大白”比我們更辛苦,我只是想盡自己的一點力量把夏朵搞好,把自己的家園搞好。
小朋友劉娓綺:我的爸爸媽媽有的時候也會去做“大白”,我想謝謝這些“大白”阿姨叔叔們,因為他們一直從晚上忙到了早上,特別辛苦。也要謝謝從安徽等很多地方的醫(yī)生過來幫助我們上海的人。
堅守著 付出著 曙光一定會到來
從分發(fā)配送物資到組織核酸檢測,王曉敏和同事們每天連軸轉(zhuǎn),已經(jīng)一個多月沒有休息了。在這一個多月疲憊而又高壓下,面對家人的問候,總會忍不住潸然淚下。就像王曉敏說的“總要有人做逆行者去守護人民,只要堅守著、付出著,勝利的曙光一定會到來”。疫情之下,特別是封控小區(qū)之內(nèi),社區(qū)工作者以及眾多志愿者們的工作量龐大而繁雜。而抗擊疫情他們是最基層、最重要的“細胞”,我們看到在高溫下忙碌的他們,擠干衣服上的汗水,接下來還要繼續(xù)奔跑,繼續(xù)在一線為居民們的有序生活不斷奔波。謝謝每一位基層工作者的擔當與堅守,堅持就是勝利,堅持也必將取得勝利。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