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謁“春節(jié)老人”落下閎
天地之間,時序流轉。歲寒節(jié)尾,年關將近,春節(jié)快到了。
春節(jié),像一根維系了中華民族精神和血脈的紐帶。關于春節(jié),一個被歲月塵封已久的老人,也抖落了歷史的塵埃,在星空重放異彩。他,就是西漢杰出的天文學家落下閎。
在落下閎的家鄉(xiāng),嘉陵江畔的四川南充,有著“中國四大古城”美譽的閬中,年味愈來愈濃。站在古城的中天樓眺望,早已掛上了一個個紅燈籠的小巷子,等待著遠方的客人。而“春節(jié)老人”落下閎的化身,一個身著紅色古裝、手持法杖的慈祥老人,正忙著給客人派發(fā)紅包,送去新年的祝福。
創(chuàng)制歷法
追根溯源,“春節(jié)”之名誕生不過一百余年,但春節(jié)這個節(jié)日,在我國卻流傳了數(shù)千年,只不過各個時期有不同的叫法,各個朝代過節(jié)的時間也不統(tǒng)一。夏朝以孟春的元月為始,商朝以冬季十二月開啟,周朝以十一月立定,秦朝以十月迎新……時序節(jié)令如此混亂,不利于農(nóng)耕社會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
新年到,春天便到,這是一種美好的愿景。真正讓新年和新春相遇,并將它們“法定”統(tǒng)一起來的人,是漢武帝劉徹和民間天文學家落下閎。西漢時期制定的《太初歷》,確定了以孟春正月朔日為一元之始,即正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從歷法上規(guī)定“元月即春節(jié)”,并延續(xù)至今。
一個居廟堂之高,一個在山之野,那他們是怎么交手相握,創(chuàng)造出這一曠世偉績的呢?不妨讓我們舉起時空的鏡頭,聚焦四川閬中人落下閎。
翻閱史籍,關于落下閎,僅寥寥數(shù)字?!妒酚洝v書》謂:“巴落下閎運算轉歷”;《華陽國志》:“文學,聘士落下閎,字長公,閬中人也”;西晉南充著名史學家陳壽《益部耆舊傳》載曰:“閎字長公,明曉天文,隱于落下。武帝征待詔太史,于地中轉渾天,改《顓頊歷》,更作《太初歷》。拜侍中,不受?!?/p>
從《史記》到《華陽國志》,再到《益部耆舊傳》,關鍵詞語為姓氏、籍貫、功績、隱退……字字珠璣,于是我總想拾掇其中的片段,力圖還原兩千多年前一個民間天文學家的形象。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生養(yǎng)他的故鄉(xiāng)。根植閬中,從小愛好天文歷算的落下閎如魚得水。這里三面臨水、四面環(huán)山,天然的建城格局,素有“閬苑仙境”之稱。放眼望去,逶迤連綿的青山狀如高門,因之名閬山;嘉陵江裊娜奔騰于山下,又名閬水;城在閬山閬水之中巍然屹立,故名閬中。
山形水貌,天選之地,閬中古稱“巴西”,屬于巴國,曾經(jīng)是巴國的國都,歷代為郡、州、府、道治所?,F(xiàn)存“唐宋格局、明清風貌”的古城,仍可一窺當年舊貌。
站在古城的中天樓上,透過精雕細琢的戶牗,憑欄遠眺,古城之外,碧波暗涌,青山對峙,真道是“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不禁想起唐代大詩人杜甫留下的“閬中勝事可腸斷,閬中城南天下稀”的千古佳句。再回望黎青色的古城樓緊偎鱗次櫛比的一片灰白色高樓,像一個天然的太極圖,想它也極具天時與地利之和了!
相傳閬中是伏羲之母華胥的故里,伏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也是巴人祖先,后伏羲降生的地方便名為鳧慈鄉(xiāng),嘉陵江邊又修筑“華胥廣場”,以示紀念。
人文底蘊厚重的閬中,一脈相傳,至西漢時期,終于等來了光耀星河的落下閎。相傳閬中有蟠龍山觀星臺等,是進行天文觀察的好地方。根據(jù)史載,閬中歷代多出著名天文學家,除落下閎外,西漢末、東漢初有任文孫、任文公父子,三國時期則有周舒、周群、周臣祖孫三代。單從今天來看,閬中屬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十余攝氏度,也有利于觀天測地。
歷法的基礎便是測。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儀器是“表”“圭”“日晷”等。白天取一桿立于地面,用“表”成日影,用“圭”測影長,以定冬至和夏至;夜晚則觀星測周期。另外用“日晷”定時間,也體現(xiàn)了古人的智慧。在落下閎所處時代,這些儀器觀測方法已普遍應用,《漢書·律歷志》記載:“乃定東西,立晷儀,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
溯源歷史,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產(chǎn)生天文學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有歷法的國家之一,《尚書·堯典》記載:“堯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蔽鳚h時期,中國古天文學達到高峰,制定《太初歷》,將二十四節(jié)氣納入中國歷法體系,確定了“以孟春正月為歲首”的歷法制度。
如此一來,我的想象力就豐滿了,想伸出一根竹篙,觸向歷史的深處,去打撈一個人的生命軌跡。
時光逆回,夢回漢朝的長安古都,在金碧輝煌的天子寶座中,漢武帝焦灼不安。是的,他有一個心病,那就是由于秦以來的顓頊歷一直被沿用,出現(xiàn)了“朔晦月見,弦望滿虧,多非是”的現(xiàn)象,不能準確地反映四時交替和天象之變?!罢l能助我改革歷法,造福子民?!”天子之問,振聾發(fā)聵。
“一人可!”這時候太史令司馬遷站出來了,并連同他人上書建議改歷,漢武帝準奏。苦心研學多年,落下閎得益于同鄉(xiāng)譙隆的推薦,詔命在肩,星夜起程直赴長安。
據(jù)《南充市志》載:從公元前110年到公元前104年,約7年時間,新歷方告完成。漢武帝對新歷十分滿意,改年號元為“太初”,定名為《太初歷》,到泰山行封禪大典慶賀新歷制成?!短鯕v》改過去以十月為歲首,確立了以孟春正月為歲首的日歷制度。
一朝功成,惠及百姓?!短鯕v》作為歷法的樣板,兩千多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國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產(chǎn)、生活和科技的發(fā)展。而落下閎所取得的成就還不止于此。作為四川首批歷史名人,四川博物館和新近落成的南充市博物館,落下閎的豐功偉績被這樣概括:
他在天文學、數(shù)學、農(nóng)學上造詣深厚,一系列開創(chuàng)性的成就豐富了中國歷史的內(nèi)涵。
他制造出渾天儀考歷度,驗七曜,又造渾天象即天球儀,標明星象位置。他的渾天說是世界上最早以地球為中心的先進宇宙結構理論。而“通其率”則成為后世天算家簡化分數(shù)數(shù)據(jù)的重要方法,亦是處理周期現(xiàn)象中一次同余問題的有力工具。
他負責新歷《太初歷》的運算工作,該歷法首次采用連分數(shù)推算歷法,較西歐早1600余年,成為我國歷法史上第一部較系統(tǒng)、成體系的歷法。他在實測基礎上,改革了不合理的歲首制度,改定為從孟春正月為歲首。
他將二十四節(jié)氣納入歷法,明確了一年中播種、收獲的時間,以及預測雨水的多少及霜期的長短,春種、夏忙、秋收、冬藏,農(nóng)民們可依此規(guī)律有序地安排農(nóng)事。
…………
五千多年相承的中華文明,既包括《詩經(jīng)》里描述的先民們“舞之蹈之”的詩意生活,也有“坎坎伐檀兮”的農(nóng)事稼穡。農(nóng)事與詩意交融,民族的氣節(jié)得以滋養(yǎng),而二十四節(jié)氣的確定,讓“天人合一”的時令節(jié)氣恒遠久長。落下閎由此被后世的人們親切地稱為“春節(jié)老人”,閬中也被中國民協(xié)定為“春節(jié)文化之鄉(xiāng)”。
探尋故里
古都長安,漢唐遺韻。這里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感喟,有“回望長安繡成堆,千門萬戶次第開”的描畫……但即使有數(shù)不盡的繁華與榮光,長安也留不住一個人的心。
“拜侍中,不受”,皇恩浩蕩,婉辭拒絕,《太初歷》誕生后,落下閎辭官返鄉(xiāng),歸隱故里。就像天上閃耀的一顆星星,心中自有一片天地,那里就是生養(yǎng)自己的故鄉(xiāng)。歸去來兮,一代天文巨匠,來也民間,回也故土。
閬中古稱保寧,明嘉靖《保寧府志》曾明確記載:“落下閎字長公,閬中人,善天文星歷之學,隱居落亭。”落亭,想來便是落下閎歸根之處。
那么“落亭”究竟是指閬中何處呢?又據(jù)《四川省閬中縣地名錄》載:“橋樓鄉(xiāng)有落陽村,因境內(nèi)有落陽山得名。落陽山,位于老牛山北,正午以后,全山乃能見到太陽,故名。落陽旮,在洛陽山那兒的意思,又說落姓居住于此?!薄端拇ㄍㄊ贰芬草d,秦統(tǒng)一巴郡后即在此建立了鄉(xiāng)、里、亭郵等基層組織。“亭”相當于現(xiàn)在的“村”。“隱于落亭”就是“隱于”今日的“落陽村”。
如此一來,史料便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鏈條,落下閎應該是隱居在閬中橋樓鄉(xiāng)的落陽村。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查有梁通過對橋樓鄉(xiāng)落陽山等地的實地考察和研究,也得出了自己的結論:史書上說落下閎是巴郡閬中人,到底是閬中哪里人?原來就在落陽山,就在落陽旮,就在閎廟子,就在橋樓場……這里到處都是當年他觀星的地方。
今閬中橋樓鄉(xiāng),仍有初陽山、趕陽山、雙陽山、高陽山、落陽山、落陽場、落埡(陽)廟、落陽村、閎廟子、長公殿、崩山坪、365步年梯、落下閎墓地等。相傳落陽山是落下閎觀日落的重要場所,太陽只要經(jīng)落陽山落下就意味著黑夜的到來。而高陽山,因其比落陽山高,也就是比下山時的太陽高而得名,據(jù)說山頂有一平臺,是落下閎觀天象之處。
青山巍巍,江河潺潺。中國古代如此著名的民間天文學家,生養(yǎng)他的故鄉(xiāng)該會是怎樣?他的后代又如何呢?循著歲月的遺跡,懷著敬畏的心情,我走進了橋樓鄉(xiāng)落陽村落陽旮,想一探究竟。
古蜀道穿境而過橋樓鄉(xiāng),距閬中古城約半小時車程,它東與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相連,西北與廣元市劍閣縣接壤,南鄰閬中的思依鎮(zhèn),自古人稱“牛喝三縣水,雞叫四縣鳴”,歷來為軍事要塞和文化重鎮(zhèn)。
剛走進落陽村,就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山水氣息,所見之處山山合圍,似入無人之地。按照地圖指引,初陽山、高陽山、落陽山、雙陽山、趕陽山……如蓮花般盛開,寧靜怡然。蜀地久違的太陽也出來了,陽光沐浴著山川大地,感覺自己也像一個嬰兒般被包裹,在落陽村的落陽旮,時光靜靜流淌,不知世事為何物。
陽光下,冬小麥和菜苗正在生長,綠油油一片。一條鄉(xiāng)村柏油路從山埡口通進來,像大地的毛細血管,給予這片土地鮮活的生命力。古稀之年的當?shù)卮迕裢跤袢缯谧约也藞@除草,臉上的笑容和陽光融合,讓人感受到他內(nèi)心的舒適與恬靜。
提起落下閎,王玉如老人的話似乎就不想停下來了:落下閎是本地人,相傳他就在高陽山上觀測天象。在自己記憶中,落陽山上還建有落埡廟,內(nèi)有長公殿及落下閎塑像,可惜毀于“文革”時期。后重建。落陽山下是漢代古墓群,墓門前有萬年燈。墓群下是幾個大院子,有自家居所,直至“文革”期間被毀,不得已全家搬離。印象中,大院子有廂房、繡房和中堂等。中堂幾塊匾額文字猶記于心:中間為“觀天測地”;左右分別是“德協(xié)坤貞”和“南山之壽”。大院兩側是古樹,前面是高高的臺階、拴馬樁、射箭場等。
他們的祖先原本姓落下,明末清初為了避免張獻宗對異姓家族的屠殺,于是家族中一部分人改成了當?shù)刈疃嗟摹巴酢毙?,而一部分人卻堅持了“落”姓,只不過將“落”改成了同音字“羅”。所以至今落陽村的“王”姓只能和外地“王”姓通婚,而不能同本地落陽村的“王”姓聯(lián)姻。
曾經(jīng)的古院落今已不復存在,只留下一片廢墟和記憶讓人感懷。于此仰望,傳說落下閎當年曾觀天測地的高陽山青山隱隱,神秘莫測。落陽山下,那掩映在古樹中的蜀道和365步石階年梯,以及青煙裊裊的長公殿,又勾起了我前往的愿望。
最先觸及的是365步石階年梯,它位于長公殿右側,不知何時修建,自上而下蜿蜒,像一條虬龍游弋在山間。它的兩邊,是后人栽種的一棵棵柏樹,翠柏長青,枝繁葉茂,遮蔽了天日,也默默地庇護著這一條滿是苔痕的綠道。
我按捺住心跳,仿佛在一位老人的注視下,去探尋他走過的年華。從第一步石階往上數(shù),到365級石梯的時候,正好到了長公殿。一抬頭,便與殿內(nèi)落下閎的“目光”相遇,那尊塑像,清瘦清絕,神情肅然。面前那一縷縷裊繞的青煙,仿佛映照著時光的長河,也訴說著一位老人的畢生故事。
長公殿左側是一株挺立的古柏樹,需幾個人合圍。它靜靜地站在那里,宛若時光的巨人,不為風雨摧折,銘記著這里的一切。古柏樹下,就是一條古驛道,遙想先民們從這里一步一步,出山、出川……
有的人走了,有的人卻執(zhí)著地留了下來。在長公殿之后的半山腰上,有一排青磚瓦房,是落陽村村民王堯平的家。老人曾經(jīng)參軍入伍,退伍后卻辭掉工作,回到山里娶妻生子。他恪守著祖訓,要守護好落下閎的魂靈。老人和妻子守住清貧,也守住了自己的內(nèi)心。
那天,在王堯平老人的帶領下,我一步步走過古驛道,走過365級年梯,走過長公坪和長公殿,攀上高陽山,傳說當年落下閎曾在這里修建觀星樓。今天的高陽山上沒有觀星樓,只有一片廢墟,空留人許多想象,但站在其中遠望,山水依然,亙古永遠。
那天,我居然從廢墟上拾起一片瓦,而冬陽也在那一刻破云而出,映著前面的遠山近水。一瞬間,我仿佛握住了一個人的手,雖然穿過了兩千多年的時光,但依然溫暖有力。
文化傳承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贝汗?jié)將近,登上觀星樓,《二十四節(jié)氣歌》那鏗鏘有力的音律,震顫了我的耳膜。仿佛有一位神清氣定的老人,虬髯銅須,目光如炬,穿越歷史的長河,從西漢飄然走來。
這位兩千多年前的智者,櫛風沐雨在嘉陵江邊,那瘦削的身形、清癯的面容、深邃的目光,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來到他身邊的人。
“春節(jié)老人落下閎,天文巨星在閬中,翻開你的太初歷,春夏秋冬在轉動……”春節(jié)將至,在橋樓鄉(xiāng),排練節(jié)目唱歌的人,絲毫不掩飾心中的自豪感。字字句句,是史詩,也是傳承。
閬中橋樓鄉(xiāng)村民至今將石磨盤當作餐桌,除夕中午,一家人圍坐一圈開吃團圓飯。年飯格外豐盛,春卷、坨子肉、龍眼肉、馓子、果子、粉蒸肉、脆皮魚、紅燒牛肉……只等當家人一聲令下,敬祖先、放鞭炮,團圓飯就開始了。磨盤上下都放有可口的飯菜,人們談笑之間紀念的祖宗就是春節(jié)先賢落下閎。據(jù)說這石磨就像觀測天象的日晷,在中午吃飯,太陽最高,沒有陰影。
落陽山下,在橋樓古街的一間民房里,幾個農(nóng)民正忙活著一件大事——扎草龍。其中臉龐黝黑、聲音洪亮的那個人叫王紹強,是“長公文化藝術團”的團長。別看現(xiàn)在堆放在他們面前的,只是田野里收獲的普通稻草,但只要經(jīng)過他們的雙手,就會變成一條騰飛的龍,帶著祖輩的心愿,把“舞草龍”等心手相傳的春節(jié)民俗文化節(jié)目,送向更大的舞臺,更遠的遠方。
是的,橋樓鄉(xiāng)橋樓灘河的水,已經(jīng)潺潺流到了嘉陵江。閬中古城里,仿佛一夜之間,大街小巷都掛滿了紅紅的燈籠,等待著遠方的客人。
燈籠掛起來,福字也倒懸了。“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看,臘八節(jié)來啦,在閬中古城的中天樓下,小巷里人頭攢動,歌聲、笑聲……人們像歡樂的魚兒,從四面八方游過來,各自占據(jù)有利地形,拉開了萬人同品臘八粥的壯觀畫面。
當熱騰騰的臘八粥擺上長桌,孩子們是最歡樂和幸福的,他們跳著鬧著。正在這時,又來了一位慈祥的老人,身著紅色古裝、手持法杖,不停地忙著給孩子們派發(fā)紅包,他就是“春節(jié)老人”落下閎的化身。
閬中作為“中國春節(jié)文化之鄉(xiāng)”,春節(jié)文化的發(fā)祥地,每一屆“落下閎天文學暨春節(jié)文化論壇”,都會吸引來自海內(nèi)外眾多專家學者的目光。其中,西華師大教授、四川省落下閎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小平通過多年研究發(fā)現(xiàn),閬中春節(jié)文化習俗之多,令人嘆為觀止。
一年之計在于春。閬中春節(jié)文化凸顯“春”、“年”和“農(nóng)耕”文化元素,至今保留煮臘八飯、祭灶神、祭祖、吃年夜飯、鞭春牛、舞草龍等年俗;還有包餃子、磨豆?jié){、燒柴火、擇菜下廚、紡棉花、織土布、膏子染布、縫衣裳、納鞋底、游百病等活動;另外還表演《勞動號子》《趕年》等民俗文藝節(jié)目。
城里城外,秋千、石碾、石磨、碓窩及農(nóng)耕器具一應俱全;門神、灶神、倒貼福、豬牛圈辟邪符、竹馬、牛燈等隨處可見。博物館里,通過蠟像、實木雕像、石雕、塑像等,展現(xiàn)原汁原味的川北年俗文化。
其中最獨特的當屬閬中老觀鎮(zhèn)的民俗活動——亮花鞋。據(jù)傳它與漢代的譙隆、譙玄、譙瑛祖孫三代有關。三譙在朝為官,回鄉(xiāng)帶回了京城的文明風尚,也帶回不少漢宮禮儀。每年正月初一,二月初二,老觀人稱這一天為女人場、娘娘會。女人們穿上自己做的花鞋,姐妹們聚在一起,通過抬腳、舉步、伸腿等動作,相互比賽誰的女紅最好。
“年”像一根紅頭繩,織成了中華結,凝聚了中國情。為了更好地傳承中國的春節(jié)文化,國內(nèi)目前唯一一家以春節(jié)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博覽園落戶閬中。它與閬中古城隔江相望,位于錦屏山后山,設有年街,以春節(jié)文化為軸,分布漢闕大門、春節(jié)文化廣場、落下閎紀念廣場、十二生肖大道、春節(jié)文化館等。
置身閬中春節(jié)文化博覽園,我仿佛感受到一個天文學家鮮活的氣息,一個老人正穿過兩千多年的歲月,在對我微笑。
而我真的就來到了正在思考著的落下閎面前——今天的人們?yōu)榱思o念他,特地在錦屏山修建了落下閎觀星樓,并鑄造高大的青銅雕像和渾天儀。此刻,他就在仰望天空,環(huán)視大地。
浩瀚宇宙,繁星璀璨。2004年9月16日,一顆國際永久編號為 16757的小行星,被命名為“落下閎星”,這位中國古天文學家的名字被“送”上了太空,與日月同輝。
而星空下“復活”的落下閎,走進了巴蜀大地的科技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內(nèi)鑄造的“渾儀”,韓國10000元面值韓幣上印著的“渾天儀”,仿佛都是他的面容,永遠閃耀著光芒。
春芳、夏荷、秋楓、冬竹……四時交替,芳菲依然?!八募厩鍟煛倍墓?jié)氣實景演出,在嘉陵江畔的南充上演。南充市文旅部門精心排演的“四季清暉”,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主線,貫穿時令與習俗,融入與之相關的詩詞歌賦,綜合獨具川東北地域色彩的歌舞、木偶、雜技、戲劇等藝術形式,以及極具代表性的春節(jié)文化、嘉陵江文化、絲綢文化等元素,再現(xiàn)了落下閎、司馬相如、陳壽等南充歷史文化名人風采,展現(xiàn)了一地厚重的人文風情。
如果說春節(jié)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文化胎記,那么閬中就是這個胎記的一個落點。春節(jié),它像一根精神和節(jié)氣的紐帶,維系了中華民族,凝聚了血脈和親情。源遠流長的中國春節(jié)文化,正以鮮活生動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傳承開去。
(光明日報 作者:鄒安音,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南充市作協(xié)副主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