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劇《尋味》將在京上演 兩岸共話溫情與滄桑
中新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應妮)作為首屆“大戲看北京”展演季劇目之一,兩岸題材舞臺劇《尋味》將于3月23至26日在國家話劇院劇場首演。
故事發(fā)生在1987年,隔絕38年后的海峽兩岸之間開放探親。72歲的李金標是當年國民黨第177師北平團的一名老兵。老兵們紛紛返鄉(xiāng)探親,而年少時期在北京胡同里長大的李金標卻遲遲不歸。直至1992年夏末,他突然帶著兒子李光啟、兒媳楊淑萍與長孫李明維匆匆抵京。這是一次特殊的歸家。無情的歲月給分離的兩岸人民留下了無窮淚水,豁裂的傷口之痛伴隨了許多人一輩子。兩岸母子、兄妹、朋友的深情在歷史中產生碰撞,但血濃于水,兩岸本親,最終,愛讓一切誤會沖突都將渙然冰釋,人物得以回歸本真。
舞臺劇《尋味》由北京市文聯(lián)主席陳平擔任總策劃,知名劇作家龔應恬及中國臺灣知名導演李宗熹聯(lián)合編劇,李宗熹擔綱導演、國家一級舞美設計王辛剛任舞美視覺總監(jiān)、“舞臺魔法師”黎仕祺擔任舞臺設計顧問,匯集了擁有充分舞臺和藝術經驗的兩岸知名主創(chuàng)團隊。同時該劇也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
《尋味》創(chuàng)作歷時近兩年,曾易稿十余次,又歷經半年排練及精心打磨。在13日的媒體見面會上龔應恬在介紹該劇創(chuàng)作初衷時談道:“‘團聚’是中國人血液里最溫暖的部分,‘和睦’是我們傳統(tǒng)倫理中最美好的組成。這次我們切開了歷史的一個縱面,時間跨度七十年、四代人。我自己的小爺爺20世紀80年代末才從臺灣回來探親,妻子兄嫂都沒等到見他最后一面,這是我們家里的痛點。兩岸已開啟交流35周年,但我們都不該忘記之前那些撕心裂肺的日子。牢記過去,是為了不重蹈覆轍,我們展開一段新的歲月,是為了以后的日子更好,家更像個家,共同享受一個大家庭里和和美美的生活。尋味,尋的什么味兒呢?一碗小小的面條里,尋的是親情的味道,血濃于水的味道,六合同春的味道?!?/p>
李宗熹則表示:“這個故事從一九四九年講到二〇一九年,透過七十年時間里兩岸之間的親情、友情、愛情,來呈現不同的情感變化。舞美上,我們采用雙旋轉舞臺來勾勒出不同場景,通過場景變換來去表現人與人之間的悲歡離合,所有演員都要從年輕演到老,對演員們來講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同時,用彼此書信的互通串聯(lián)這個故事,也是這部戲特別有意思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還開創(chuàng)了兩岸演員合作的范例。《尋味》匯集了兩岸優(yōu)秀演員,中國臺灣影視男演員李志希、知名演員曾黎、中國話劇金獅獎獲得者王毅、全國總工會文工團話劇團副團長唐麗華等。李志希是京劇世家,父親李環(huán)春在北京出生。他稱自己根在北京,“這部劇我扮演的角色很有挑戰(zhàn)性,大部分都是內心戲,必須用‘心’去演繹。劇中角色吐露游子之心、思母之情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打動了我。我認為一個好劇本必須先感動演員自己,才能說服觀眾,才是好劇作。《尋味》就是這樣的作品。”
因流離、永別、鄉(xiāng)愁、思念而沉淀在心中的刻骨記憶,尤其是那念念不忘老家中的一段回憶、一口味道,就是兒時三餐生活中與父母的一杯粗茶、一鍋淡飯、一碗熱湯。這,或許就是“尋味”。(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長沙縣黃興鎮(zhèn):黃興預制菜 “湘”飄全國
- 第三屆永州·藍山國際皮具箱包博覽會3月底舉行
- 2022年湖南省新增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2013家
- 人民時評:以公共文化服務點亮美好生活
- 剛剛!中國建成首條電氣化公路示范線
- 2023長春大米暨鮮食玉米北京推介會舉行
- 直擊社會熱點話題 “下飯”情景喜劇網感十足
- 【地評線】東湖評論:莫道桑榆晚,銀發(fā)知播亦可紅滿天
- 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重慶市文聯(lián)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委員:戲曲創(chuàng)新應堅守自身美學原則
- 代表委員熱議“四個必須”: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