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id="utfaj"></style>

      <p id="utfaj"></p>
      <noscript id="utfaj"><meter id="utfaj"></meter></noscript><rp id="utfaj"><tbody id="utfaj"></tbody></rp>
    1. 中國西藏網(wǎng)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大家軼事:老舍教老外說中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17 15:35:00來源: 齊魯晚報

        老舍教老外說中文

        作家老舍一生不僅著作頗豐,還有著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學生涯,在英國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更是其域外經(jīng)歷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上世紀20年代,老舍先生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部教漢語,其間參與編寫了一套漢語留聲機唱片教材——《言語聲片》,這也是我國對外進行漢語教學最早的一套系統(tǒng)有聲教材。

        1924年,25歲的老舍遠赴倫敦,開始了其鮮為人知的對外漢語教學生涯,為期五年。這五年,是老舍走向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成為文學大家的關鍵階段,《老張的哲學》《趙子曰》與《二馬》等小說大部分都是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安靜的圖書館里完成的,同時他在東方學院先后擔任“中文講師”“標準中國官話和中國古典文學講師”,給中國語文系的學生教授漢語口語、翻譯、古文和歷史文選等,還和同事合教過道教佛教文選、寫作課。

        在散文《東方學院》中,老舍詳細記錄了他的中文教學情況,其中對學生是這樣描述的:“到這里來的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限制。以年齡說,有的是七十歲的老夫或老太婆,有的是十幾歲的小男孩或女孩。只要交上學費,便能入學。于是,一人學一樣,很少有兩個學生恰巧學一樣東西的。拿中國語文系說吧,當我在那兒的時候,學生中就有兩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一位老人是專學中國字,不大管它們都念作什么,所以他指定要英國的講師教他。另一位老人指定要跟我學,因為他非常注重發(fā)音;他對語言很有研究,古希臘、拉丁、希伯來,他都會,到七十多歲了,他要聽聽華語是什么味兒;學了些日子華語,他又選上了日語。這兩個老人都很用功,頭發(fā)雖白,心卻不笨。這一對老人而外,還有許多學生:有的學言語,有的念書,有的要在倫敦大學得學位而來預備論文,有的念元曲,有的念《漢書》,有的是要往中國去,所以先來學幾句話,有的是已在中國住過十年八年而想深造……總而言之,他們學的功課不同,程度不同,上課的時間不同,所要的教師也不同。這樣,一個人一班,教授與兩個講師便一天忙到晚了。這些學生中最小的一個才十二歲?!?/p>

        在這期間,老舍(C.C.Shu)和英國人布魯斯(J.PercyBruce)教授、愛德華茲(E.DoraEdwards)講師合作編寫了世界上最早的漢語留聲機唱片教材——《言語聲片》。老舍負責中文部分的編輯工作,書中的課文、生詞部分的漢字全部由老舍手寫,全書的課文和生詞也由老舍錄音。

        編教材與寫小說有很多共同點,但也有不少差異。為了更好地編寫教材,老舍通過讀英國小說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而英國幽默文學傳統(tǒng)歷史悠久,有許多名家名作,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就是狄更斯,他的小說給老舍的教材編寫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一本教材的內容完全靠自己編寫是很難的,在博采眾家的同時,架通中英文語言的橋梁,是老舍的初衷。老舍除了對英國小說的大量閱讀,還有計劃地搜集語料,到各種實際場景中去搜集、整理,進行中英文化比對,并且進行大量的教材閱讀,進行語言材料的整理與儲備。在老舍和其他編輯人員的努力下,不斷進行情景模擬和文化融合,《言語聲片》教材終于成功完成。

        資料顯示,唱片的出版發(fā)行在1926年左右,唱片共16張,32面,其中15張錄了30課課文,第1張作為序篇,是發(fā)音練習,錄有兩段作品,一面是伊索寓言《酸葡萄》,另一面是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片斷。每張唱片都裝有靈格風的套封,上面注明發(fā)音灌錄者的全名是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華語講師Chicn Chun Shu,也就是舒慶春。由出版說明中可以看出,從分工上看,老舍負責第十六課下到第二十七課下的對話課文撰寫,及第二十八課上、下到第三十課上下的全部課文撰寫,大體占全部第二卷漢語課文頁數(shù)的43%,從發(fā)音內容量上則占60%以上,而且是較為復雜的課文部分。十五課以前的課文內容比較簡單,是字和詞的發(fā)音,以及一些簡短的句子,不構成專題的內容。從老舍負責的第十六課起,會話部分都有題目,是一個一個專題,共15個專題,諸如“火車站”“游戲”“商業(yè)談話”“新聞”“洋服莊”“銀行”等等,其中有一些專題不光語言生動,內容也很新穎,傳遞了作者的一些思想和主張,譬如第二十一課下,題目是《看小說》,有如下的內容:“甲:……我近來看小說的癮非常得大。說真的,近來出版的小說實在比從前好得多。因為新小說是用全力描寫一段事,有情有景,又有主義。舊小說是又長又沉悶,一點活氣沒有。況且現(xiàn)在用白話寫,寫得生動有趣,你說是不是。乙:是,我也覺得新小說有意思,因為有一些文學上的價值。”

        經(jīng)過老師教學,那些學生的中文水平大有長進。老舍在《東方學院》一文中寫道:“我?guī)椭歼^他們,考題很不容易,言語,要能和中國人說話;文字,要能讀大報紙上的社論與新聞,和能將中國的操典與公文譯成英文。學中文的如是,學別種語文的也如是。厲害!”《言語聲片》流行于上世紀20—40年代,后來被一套香港出版發(fā)行的新靈格風漢語教材取代,不過后者的水平明顯不及其前身。

        “當時他25歲,聲音很清亮,音調比較高,不像晚年的聲音那么低沉,但是,一聽就知道是舒慶春的聲音,標準的北京音,很漂亮,清脆好聽。”1994年,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將一套完整的《言語聲片》贈給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根據(jù)這一套資料,《言語聲片》教科書第一卷和第二卷才得以完整地復印到了《老舍全集》第19卷中,而他的聲音作品也根據(jù)唱片錄成CD光盤,聽眾可以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的展廳中聽到。舒乙先生曾評價,這部《言語聲片》不同于一般的漢語教材,其特點包括:內容針對成年人,而不是針對兒童,并非小學教材,是成人教材,涉及內容廣泛,具體而細致,很有實用價值;語言內容主要取材于北京,而不是其他地方的,但又全國適用;課文內容為現(xiàn)代口語,并不刻意講究所謂文法,以習慣語氣為主,語句都比較短且朗朗上口。百年間,北京話已經(jīng)發(fā)生了不少變化,《言語聲片》中有一些說法和用詞,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陌生了,成了“過去式”。因此,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這部教材成為珍貴的語言文化史資料,老舍先生也成為在海外傳播漢語教學的鼻祖之一。

        關山

        齊魯晚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无码卡一,亚洲欧洲无码中文字幕,高清人人天天夜夜狠狠狠狠狠,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二三区 不卡精品视频福利 精品国产国产自在线观看 99精品只有久久精品免费
        <style id="utfaj"></style>

        <p id="utfaj"></p>
        <noscript id="utfaj"><meter id="utfaj"></meter></noscript><rp id="utfaj"><tbody id="utfaj"></tbody></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