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擁有更先進的高速飛行器——記國防科技大學空天科學學院教授易仕和
夏日的清晨,陽光透過窗子灑滿桌面。國防科技大學空天科學學院教授易仕和正在辦公室伏案工作,電腦前攤著幾本材料,旁邊是厚厚一摞書,書角一側微微上翹。
正值暑假,校園里安靜了許多。易仕和卻并未給工作按下暫停鍵。他的日程依舊安排得很滿:出差、開會、做實驗……30多年來,這已成為他科研工作的常態(tài)。
投身高速飛行器基礎創(chuàng)新研究領域以來,他帶領團隊為戰(zhàn)而研、不斷創(chuàng)新突破,取得了多項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熬褪窍M覀兊能婈犇軗碛懈冗M的武器裝備?!币资撕驼f,“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海灣戰(zhàn)爭爆發(fā)那一年,易仕和研究生畢業(yè)?!案呖萍嘉淦鳌睆氐赘淖兞爽F(xiàn)代戰(zhàn)爭的面貌,易仕和也深受觸動,帶著“以身報國”的信念,他來到國防科技大學工作。
漸漸地,易仕和在教學與科研中作出了一些成績。為了進一步支持他的研究工作,學院專門建設了航天空氣動力學實驗室。
有一年8月,實驗室一座風洞的主氣路管道在安裝時遇到難題,狹小的施工環(huán)境中,沒有合適的工具搬運一根長達10米、重達1噸的不銹鋼管道。悶熱的工作環(huán)境中,易仕和指揮大家動手將鋼管搬運至安裝位置,汗水浸透了每個人的衣服。
為了盡快獲得高速飛行器實驗數(shù)據(jù),易仕和帶領團隊長時間鉚在實驗室里?!斑@個研究領域能不能出成果不好說。”當年,易仕和將研究方向聚焦在高速飛行器基礎創(chuàng)新研究上時,身邊不少人這樣提醒他。但易仕和認為,“這是和打贏未來戰(zhàn)爭密切相關的領域,為戰(zhàn)斗力服務是我們的科研使命?!?/p>
然而,擺在他面前的是一道世界性的難題:高速飛行帶來的嚴酷高溫輻射和光學畸變,如同罩在高速飛行器“眼前”的迷霧,使其無法看清前方目標,該如何解決?
“能否采用經(jīng)過特殊設計的低溫氣體來消除影響,就像一層‘氣簾’覆蓋在飛行器表面……”易仕和產(chǎn)生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在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然而,試驗測試做了一輪又一輪,得到的結果卻不斷否定這一想法,研究仿佛進入死胡同。
一天,大家還像往常一樣加班,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導致實驗室停電,大家只好提前下班?;丶彝局?,車輛前擋風玻璃起霧,易仕和習慣性地按下吹風開關,就在那一剎那,一個靈感閃現(xiàn):高速飛行器“眼前”的迷霧可否用氣流“吹走”呢?
易仕和理清思路后立馬調轉車頭,同時給團隊成員打電話:“趕緊回實驗室?!焙诎抵?,他們借著手機電筒照明討論方案。來電后,又在實驗室計算了一個通宵。
根據(jù)計算結果,團隊馬不停蹄地開展研究,細致的數(shù)值仿真和實驗測試結論驗證了易仕和的想法,他們很快找到了突破方向,迎來了勝利曙光。
易仕和的學生們說,導師就好像一臺馬力十足的“永動機”,每天早上8點之前到辦公室,晚上11點以后離開,從未享受過寒暑假……30多年來,一直堅持這樣的作息,“沒有異常堅定意志的人很難做到”。
“最怕跟他一起出差,他總會定最早的航班去,即便晚上八九點結束工作,也要查詢有沒有返回的航班,只要有,絕對會趕回學校,一分一秒都不想浪費?!睂W生丁浩林忍不住“吐槽”導師。
正是這樣夜以繼日地攻關,易仕和帶領團隊在新一代高速飛行器基礎創(chuàng)新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突破,在“打贏”的路上交出了眾多硬核的成果。
暑假期間,易仕和團隊的研究生們排好了值班表,實驗室里每天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易仕和經(jīng)常去實驗室給學生答疑解惑,“這些學生聰明得很,都是創(chuàng)新的好苗子”。
投入科研工作以來,易仕和的主要精力都用在自主創(chuàng)新上,他帶領團隊研究的都是“卡脖子”的技術難題。前幾年,他把研究重點放到提升高速飛行器的打擊精度上。但要開展這項研究,首先需要一臺能夠捕捉高速飛行器流場動態(tài)的超高速相機。
團隊耗時半年多,考察多家單位,購置了一臺號稱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超高速相機,現(xiàn)場測試時卻發(fā)現(xiàn),在激光光源條件下,商用相機無法實現(xiàn)清晰超高速成像,大家一籌莫展。
“既然買來的不能用,我們自己做!”易仕和下定決心。
在他的帶領下,一群研究空氣動力學的小伙子開始了“跨界之旅”。憑著一股子鉆勁兒,大家沒日沒夜地干起來。僅用半年,他們就設計出一款適用激光光源的超高速相機,以每秒百萬張圖片的速度,清晰記錄下高速飛行器流場的動態(tài)時空演化歷程。
“最先進的儀器設備永遠買不到,只能靠自己造出來?!睂嶒灣晒Φ哪翘?,易仕和感慨說。
在易仕和的帶領下,多年來,團隊瞄準本領域科技前沿,填空白、補短板,不斷攀登科技強軍高峰,他們突破多項核心關鍵技術,捧回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
截至目前,團隊的創(chuàng)新成果已在多家航空航天工業(yè)部門和部隊單位得到廣泛應用,為新型武器裝備研制作出重要貢獻。
如今,年過半百的易仕和每天依舊奮戰(zhàn)在科技創(chuàng)新一線,他說:“國家和軍隊還有很多關鍵技術等著我們去突破,自主創(chuàng)新的步伐一刻不敢停歇,‘戰(zhàn)斗’才剛剛開始。”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王裴楠 通訊員 張照星 顧瑩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