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包公”沈敏: 堅持傳承越劇花臉行當
中新網(wǎng)福州1月14日電 (葉秋云)“‘沈老爹’工作坊歡迎下到五六歲的小朋友,上至六七十歲的姐姐、阿姨們。只要喜歡越劇,都可以來體驗戲曲舞臺的魅力。”近日,福建芳華越劇院演員團副團長、一級演員、花臉名家沈敏接受采訪時如是表示。
幾十年來,沈敏成功飾演了《包公淚》中的包拯、《女駙馬》中的劉文舉、《紅樓夢》中的賈政、《盤妻索妻》中的粱如龍、《貂蟬》中的董卓等十幾個老生與花臉角色,以其獨特的唱腔、深厚的功底受到廣大戲迷的愛戴,被戲迷稱為“沈老爹”“包敏妹”“包大人”。
熱衷收藏老物件
臨近春節(jié),寒意襲人。走進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勺園里47號弄的“沈老爹”工作坊,掀開遮在門邊的簾子,映入眼簾的是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臺等著名越劇曲目的戲曲服裝與鞋帽頭飾,約40平方米的工作坊平鋪兩間,收藏著沈敏從各地淘來的老物件。
當天,沈敏并未上妝,寬寬的額頭、微瞇的笑眼、豪爽的性格,恍惚之間讓人誤以為坐在眼前侃侃而談的便是一位“女包公”。
在“沈老爹”工作坊,包公臉譜掛在墻上,武威、霸氣的形象令人望而生畏?!皬男∥冶阆矚g收集一些老物件,每到一個地方表演,都會出門淘寶?!闭f起與包公臉譜的緣分,沈敏表示,在2008年赴浙江紹興出差演出時,便結(jié)下了這段不解之緣。雖然當時囊中羞澀,并未購得,卻念念不忘。
2010年,再次赴紹興出差演出,沈敏終于在一番討價還價后以2100元購得這個老物件。
越劇劇目《包公淚》首演
2018年6月,越劇史上第一部由花臉擔綱主演的《包公淚》在福建芳華越劇院首演。
據(jù)福建芳華越劇院負責人透露,古代的廉政文化和思想,仍然深深地影響著當今社會,像包公這樣的清官形象深入人心、歷久彌新?!栋珳I》突出了為官必須清廉的主題思想,反映了民眾對懲治腐敗的熱切愿望和對公平正義的衷心期盼。
作為《包公淚》一戲中包拯的扮演者,沈敏為了保證該劇的演出效果,好好感受“包公”這個人物的特點和形象特色,2017年冬天,她獨自一人坐上動車,從福州出發(fā)前往河南開封。
在開封府景點,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這三鍘刀的復(fù)原物擺放在內(nèi),包公的塑像威嚴地屹立在一旁,她閉上眼默念著:“我馬上就要拍您的戲,希望您能給我力量,我會很努力地,請您給予我支撐的動力?!?/p>
越劇是浙江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已有百年歷史,發(fā)源于浙江嵊州、發(fā)展于上海。2018年正值“越劇(尹派)”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十周年,《包公淚》在福建芳華越劇院首演,并連演了三場。隨后,《包公淚》參加了在浙江紹興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越劇節(jié),在諸暨大劇院演出,反響熱烈。
紅花還需綠葉配
據(jù)沈敏介紹,越劇花臉行當與其他兄弟劇種的花臉行當?shù)牟煌谟?,因越劇角色均由女性扮演,戲曲舞臺上一般才子佳人戲居多,所以“紅花”一般屬小生、花旦;“綠葉”歸于花臉、老生、老旦、小丑等行當,一般以主配和配角居多,越劇界俗稱為“綠葉襯紅花”。
越劇花臉行當和越劇共同誕生,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徐慧琴、茅勝奎等名角將花臉帶入輝煌時期,后來漸漸沉寂。
沈敏卻對花臉行當情有獨鐘。為了更系統(tǒng)地完善自己的花臉行當表演,2010年,她和尹派小生陳麗宇一起復(fù)習苦讀,備戰(zhàn)來年的全國高考;2011年,37歲的沈敏和33歲的陳麗宇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中國戲曲學院越劇本科班。
她表示,參加高考時,兒子正準備中考。家人對她的支持,讓她可以“任性”并從容地完成夢想。四年的學習,讓沈敏更堅定了繼續(xù)飾演越劇花臉的決心,也為她能夠順利地演繹越劇《包公淚》做了鋪墊。
“我從不奢望自己會成為藝術(shù)家,也不苛求能不能取得輝煌的成就?!鄙蛎粽f,她只想認真對待越劇舞臺上的每一個角色,只想越劇花臉還能在舞臺上繼續(xù)出現(xiàn),“愿意做一塊墊腳石,在舞臺上給觀眾們締造多一點的欣喜與感動”。
戲曲是一個橋梁,把演員與戲迷、戲迷與戲迷都聯(lián)結(jié)到一起。思及此,2021年10月,沈敏租下一樓柴火間,打造成“沈老爹”工作坊,學越劇,唱越劇,上妝、穿戲服、拍視頻……讓戲迷可以到此切身體驗越劇的魅力。
“學藝不容易,我要努力延續(xù)越劇藝術(shù)的傳承和生命力,從平凡的小事做起?!鄙蛎籼寡裕鎸υ絼”硌菟囆g(shù)家茅勝奎老師對花臉行當沒落的嘆息、面對許多老師的重托、面對觀眾的期待,更堅定了她傳承并發(fā)展越劇花臉行當?shù)臎Q心。(完)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 “文華大獎”劇目蘇劇現(xiàn)代戲《國鼎魂》“相約北京”
- 非遺竹刻入畫來,國漫《詠梅》演繹“美哉,中國風”
- 寧夏非遺傳承人:“刀”耕不輟讓皮雕技藝煥發(fā)新生
- 和平區(qū)首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啟動運營
- 中新天津生態(tài)城稅務(wù)局開展“滴灌式”服務(wù) 推進稅費優(yōu)惠政策落實落地
- 疫情冬日里的一碗暖心粥
- 天津市河?xùn)|區(qū)稅務(wù)局開展“個性化”輔導(dǎo) 助企業(yè)渡過難關(guān)
- 武清稅務(wù)添助力 煤電企業(yè)過暖冬
- 楊景祥:推進統(tǒng)計現(xiàn)代化改革 服務(wù)經(jīng)濟社會高質(zhì)量發(fā)展
- 河北平山:“村民股東”喜領(lǐng)“新春紅包”